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声明,专门解释了2022年11月份央行外汇占款余额增加较多的原因。同时,人民币汇率新年首周延续了上年底的反弹走势,顺势升破6.90比1。以下,笔者拟就这两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央行外汇占款陡升不等于基础货币多投放
日前,人民银行披露,最新公布的2022年11月份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国外资产”项下“外汇占款”科目比上月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2007~2008年为支持商业银行建立相应的外汇资产风险准备,央行允许部分银行以外汇资金交存部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2008年以来,部分银行自愿将上述外汇资金逐步置换回人民币形式来交存存款准备金。近期,部分银行继续置换所剩外汇资金,置换后体现为“外汇占款”科目余额增加。
自2018年初暂停中间价报价机制中逆周期因子的使用,人民银行宣布回归汇率政策中性以来,每月央行外汇占款不论增减,变动额都比较小。2018年1月~2022年10月,央行外汇占款变动额绝对值月均为129亿元,远低于2005年8月~2017年12月月均1884亿元的水平。2022年11月份,央行外汇占款余额增加663亿元,偏离2018年1月~2022年10月均值较多(见图1)。此次声明,显然是为避免市场无端的猜测,人民银行主动澄清了当月外汇占款异动的原因。
有市场分析认为,银行把外汇交存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结汇,将增加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甚至直指其为央行变相降准。而判断这些看法的对错,就是要搞清楚央行资产负债表对这笔交易的会计处理。
银行于2007~2008年间以外汇交存法定人民币存款准备金,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记录在“国外资产”的“其他资产”科目下。当时,该科目余额两年新增11507亿元,其中还包括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银行交存5%的法定外汇存款准备金。2022年11月份,银行将这笔以外汇交存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结汇,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为减记“国外资产”的“其他资产”科目余额,增记“外汇占款”。当月,“其他资产”科目余额不减反增311亿元,或反映了银行交存外汇存款准备金和自2022年9月28日起交存20%的远期购汇外汇风险准备金的影响。
值得指出的是,央行在声明中明确表示,2008年以来部分银行自愿将上述外汇资金逐步置换回人民币形式来交存存款准备金。这意味着,此笔银行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仍要用于交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故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没有影响。显然,这笔结汇不增加基础货币投放,更不是变相降准。况且,人民银行不久前才宣布普遍降准0.25个百分点,于2022年12月5日正式实施。
银行这笔结汇直接记录在央行“外汇占款”科目下,表明这既不是在外汇零售市场(即银行结售汇市场)结汇(同期,外汇局公布的银行自身结汇54亿美元,环比增加29亿美元,同比减少55亿美元),也不是在外汇批发市场(即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而是一笔场外交易。即由商业银行直接向中央银行提出申请,按照约定的汇率水平,将外汇置换成人民币。这只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相关会计科目的调整,而没有在外汇市场的实际买卖,不影响当期外汇市场供求,也不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因为这笔交易没有走外汇市场,故与2022年11月初人民币汇率跌至7.30附近,创15年新低的外汇形势无关。
2022年11月份,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651亿美元。当月,货币方面,洲际交易所美元汇率指数下跌5%至106,欧元对美元上涨5.3%,英镑上涨5.1%,日元上涨7.7%;资产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2.3%,标普500指数上涨5.4%,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上涨9.6%,日经225指数上涨1.4%。这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中的非美元资产折美元增多,以及持有的债券和股票资产按市场重估增加。除全球股汇债“三升”的正估值效应外,估计这笔存款准备金结汇也增厚了当月央行外汇储备余额的升幅。需要指出的是,同期央行外汇占款变动不等于银行这笔结汇金额,前者可能还包含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汇市开门红驱动力在内而不在外
2022年,人民币汇率呈现有涨有跌、双向波动的宽幅震荡行情。前两个月,人民币汇率延续了2020年6月初以来的强势,到2022年3月初升至6.30比1附近,再度走出“美元强、人民币更强”的独立行情,一度被贴上了“避险货币”的标签。此后,人民币汇率冲高回落、震荡走低,于9月中旬(时隔两年)再度跌破7.0,到10月底11月初跌至7.30附近,创2017年底以来新低。之后,人民币汇率触底回升,于12月初(时隔不到3个月时间)再度升回7.0以内。到年末,境内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收盘价(即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下午四点半收盘价)分别为6.9646和6.9515比1,全年累计分别下跌8.5%和8.3%,为1994年初汇率并轨以来年度最大跌幅。
新年伊始,人民币汇率延续了上年底的反弹走势。从第二个交易日(1月4日)起,先是交易价和收盘价升破6.90,接着是中间价升破6.90。到上周五(1月6日),中间价、收盘价分别录得“五连涨”和“六连涨”,收在6.8912和6.8558,较上年末分别上涨1.1%和1.4%,升至最近4个月来的高点。同期,万得预估人民币汇率指数上涨了1.4%。
2022年底,人民币汇率重新向上升破7.0,反映经历了前期利空集中释放、汇率充分调整之后,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