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感染新冠8个月后又阳了!他说
时间:2022-12-26 00:00:00来自: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字号:T  T

在被感染前

小徐(化名)还很自信地和周围人说:

半年多前就被感染过一次

这次一定没事

今年26岁的小徐正在上海一所大学读研三,此前他和记者分享了4月份被感染的经历。对于他来说,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胖了。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在前几天又被奥密克戎给“缠上”了。小徐说这次感染的症状比之前轻了一些,只发烧了一天便退烧了,但整体上症状都很相似。对于他来说,唯一总结出的经验就是:感到不适后千万不要去洗澡,一洗准发烧。

在得知小徐第二次感染了新冠以后,亲朋好友都来找他“取经”,想了解吃什么药好的最快。小徐则表示,如果烧得不重的话,多喝水多休息很快就会退烧,不要盲目吃药。

“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了。”小徐表示,面对这个病毒还是要有个好的心态对待,好好养病才是正确的。

和小徐一样

马溪冬也没想过

自己竟会二次感染

12月25日,上海男生

@一拳超人马溪冬发布视频称

自己再次感染新冠

马溪冬介绍

自己第一次阳是今年的3月29日

连续发烧了三天

体温高达39℃

没有一晚能睡好觉

除了感觉自己很疲惫之外

自愈后无明显后遗症

这条视频中

他称是“阳”的第三天

除了喉咙痛、鼻塞外

没有发烧

并且比起第一次感染的难受

他的胃口没有变小

全身也有力气

但他没有放松警惕

仍然躺在床上办公

每天喝很多热水

同时他表示

身边有很多4月份感染过的小伙伴

他们第二次感染的症状都和自己一样

不是很重

而且第四天就转阴了

最后他提醒大家

“真的就是会反复感染

所以大家还是要做好防护戴好口罩”

“如果不小心得了或者再次得了

你也千万不要害怕

放平心态,多喝热水,好好休息”

二次感染发生概率有多少?

哪些人要特别注意?回应来了

最近,不少人都非常关心

自己康复后,是否会二次感染?

二次感染是否更加严重?

……

针对当前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

专家进行解答

↓↓

什么是二次感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12月22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介绍,二次感染是指感染康复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常常由于新冠病毒变异导致。

12月20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刊文表示,不同国家或地区针对二次感染的定义不同,但基本条件都是要确诊后要间隔一段时间。比如,欧洲疾控中心认为,只有当首次感染的病毒完全清除,并且有足够的时间产生免疫反应时,才能诊断为真正的二次感染。英国定义二次感染的间隔至少是90天,美国则是间隔60—90天以后。二次感染需要结合症状体征、临床表现、免疫反应、基因测序等多项指标综合判定。

沈阳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刘洪艳说,一般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感染康复之后,可以获得3到6个月以上的保护力。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也比较低,不用过分担心。

二次感染的发生概率是多少?

北京疾控刊文介绍,二次感染的发生概率主要与人体免疫水平和病毒株变异有关。抗体等免疫反应指标越高,病毒株变异越小,二次感染的发生率越低。当前研究显示,相较于早期变异株,奥密克戎导致的二次感染要略高。但总体来说,短时间内发生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从二次感染出现的时间来看,一般有一段间隔期,不会说感染以后很快二次感染,同一毒株的二次感染概率极低。”

王贵强教授12月22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二次感染主要还是指变异株的突破性感染,突破性感染的时间间隔和临床表现是密切相关的;间隔时间越短,症状越轻,间隔时间长了以后症状就偏重,这和人体内的免疫抗体有直接关系。

一个人有可能因为毒株不同而发生多次感染吗?

人体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由于免疫系统已在发挥作用,短时间再次感染相同或者不同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可能性较小。目前从数据来看,奥密克戎毒株二次感染风险高于原来的毒株,包括德尔塔和原始毒株。“感染之后对与这个病毒相近的变异株有交叉保护,但是如果病毒继续变异,或者是一些关系比较远的毒株,感染风险也会增加。”刘洪艳说。

如何区分“复阳”与二次感染?

北京疾控刊文介绍,“复阳”是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达到出院标准之后,再次检测发现核酸呈阳性。“复阳”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基本没有传染性;而二次感染相当于一次新的感染,是痊愈后的再次感染,一般来说,有临床症状出现,并且核酸载量较高,具有传染性。

二次感染后的病情是否更加严重?

北京疾控刊文指出,目前,新冠病毒重复感染导致严重疾病的报道少见。重复感染后的疾病严重程度与病毒感染剂量、新冠变异株,以及个人健康状况都可能有关。但总体上,重复感染导致重症的风险很低。

张伯礼院士接受采访时表示,二次感染的情况是因人而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