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阳是因为没换牙刷?"阳康"后两周内容易感染?解读来了→
时间:2022-12-20 00:00:00来自: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字号:T  T

最近

一张“温馨提示”的截图

在微信群热传

称“很多二次复阳的人

都是因为忘了在阳转阴之后更换牙刷

结果自己把自己又给感染了”

真是这样的吗?

生活用品上的病毒

会让我们感染“复阳”吗?

感染期间的衣物、牙刷等

生活用品上是否有病毒残留?

是否需要更换?

答案是

——不用!

新冠感染痊愈后

不必更换生活用品

一方面,实验环境下病毒在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最长也不超过10天。今年年初,日本京都医科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在塑料表面可存活193.5小时。

另一方面,哪怕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个几周,还再次感染了人体,那也不会怎么样。因为在感染后,人体针对相应的毒株、相应变体会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当人体再次接触一模一样的病毒时,身体内存在的免疫细胞可以迅速产生抗体,清除病毒。

2021年10月的一项研究表明,感染新冠病毒后最快3个月可能会再次感染。这种“复阳”不太可能是被自己的生活用品上的病毒再次感染的。如果短期内“复阳”,一定是不小心又感染了病毒的另一个变体。这就跟一个冬天反复得几次感冒是一个道理。

所以,“阳过”之后,你的口红、唇膏、牙刷、杯子都能用。

还有一些网友关切的问题

抗原转阴后又阳了,

是没好彻底吗?

“复阳”和“二次感染”有什么区别?

网传“阳康”以后15天才能产生抗体,

是真的吗?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

主任医师李侗曾解读如下

“复阳”和“二次感染”有什么区别?

“复阳”是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呈阴性之后,再次检测发现又呈阳性。一般认为,这时检出的是一些病毒的片段,并不是完整的病毒,没有患病症状和传染性,对正常生活没有影响。

“二次感染”是指这一次的新冠感染已彻底康复,但又发生第二次新冠病毒的感染。二次感染通常是有症状的,并且核酸的Ct值也比较低,病毒载量较高,有传染性。

专家表示,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发生“复阳”和“二次感染”的概率都很低。一般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感染康复之后,可以获得3至6个月以上的保护力,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非常低。

哪些人群发生“复阳”和“二次感染”

可能性大一些?

就哪些群体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比较高,专家进行了相关介绍。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比如老年人和三岁以下的婴幼儿。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退化,患者感染康复之后,保护力维持的时间比较短;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免疫功能还没有健全,康复之后获得的保护力时间可能也比较短。

免疫缺陷人群,比如艾滋病患者和免疫抑制剂使用者,他们的保护力持续时间也比较短,随着时间延长,“二次感染”的风险比较大。

高风险岗位的人群,比如医护人员、公共交通运维人员等,他们平时和人接触比较多,传染的风险也比较高。

“复阳”目前没有发现有特殊的规律,仅仅是一个检出病毒片段的指标,和体质差异关系不大。

一个人有可能因为毒株不同

而发生多次感染吗?

此外,专家表示,一个人有可能因毒株不同而发生多次感染。据国外相关报道,感染过两次的有很多,感染过三次的比较少,感染四、五次非常罕见。因为我们每一次感染都能获得一定的抗体保护,那么再感染的风险会变小,再感染之后的症状也会减轻。

“阳康”后两周内容易感染?

网传“阳性之后两周左右才能产生抗体,所以这段时间最有可能二次感染”,专家解答,不存在说两周内容易感染这个说法。

我们常说的特异性抗体,两周才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实际上病毒进入人体的这一刻,免疫系统就已经开始工作。后续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会在两三周时间达到高峰,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但并不是说这两周内人体就没有保护力。这个时候如果有病毒再进入体内,它能够很快被清除掉,反而是相对不容易感染的时候。总体来说,感染之后时间越长,体内的抗体水平越低,感染的风险才会越大。

“阳康”之后多久可以接种加强针?

“阳康”之后多久可以接种加强针?专家介绍,康复之后,一般获得的保护力可以持续3到6个月,年轻人可以在6个月以后再去接种一次加强针。老年人因为保护力比较短,可以在三个月以后再去加强一针。

那么问题来了

家里有阳性患者

该如何消毒?

怎么处理生活垃圾?

深圳市疾控中心专家来支招了

小特先给大家划重点!

及时对阳性患者使用或者接触过的物品及其表面进行消毒,各居室应关闭房门独立开窗通风,房间每日至少上、下午各进行1次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以上。居家应当以清洁卫生与随时消毒相结合,每日至少进行1次房间湿式清扫。

阳性患者居家时不同环境和物品

该如何消毒?

①地面

首先做好清洁工作,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泡腾片、84消毒液等)进行喷洒或拖拭消毒,消毒作用30-60分钟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