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屠光绍:发挥金融科技的"上海优势",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互为支撑
时间:2022-12-16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金融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拥抱着数字化,金融科技成为金融系统中一个关键要素,成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2019年,上海明确提出力争用五年时间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自此,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大幕徐徐拉开。如今,三年时间过去了,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已结累累硕果。

今年9月,“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三周年优秀成果征集与评价论证活动”启动,面向在沪金融要素市场、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等征集建设成果,即将收官之际,第一财经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他认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金融体系比较健全,金融生态环境较好,有能力承担一些重大的金融改革和开放政策的开展,新的起点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被赋予更多、更大的使命,而建设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则是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上海的优势

第一财经: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是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与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相比,上海有哪些优势?

屠光绍:金融科技是全球性的发展潮流,在金融行业广泛运用并对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产生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全球一些国家又形成了一定的发展特点,比如,美国是全球金融科技发展位居前列的国家,由于科技创新发达,市场环境宽松,在加密数字资产、智能投顾及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比较活跃。英国是欧洲国家中金融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在支付与清算、财务分析、在线理财、金融监管等各种应用场景中,金融科技均有发展,但其有全球影响力的主要还是体现在金融科技创新的监管环境营造方面。新加坡则是国家层面支持力度最大的国家,金融科技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支持政策的引导,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资源集聚效果。

而中国的优势则体现在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广泛,并且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结构、金融市场功能及金融市场有效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进一步拓宽了金融科技发挥作用的广度和深度。我相信以后的国际金融中心都是重要的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因为没有科技、没有金融科技、没有数字化的金融中心是缺少竞争力的,因为这会影响金融中心效率的提升。

第一财经:2019年,上海明确提出力争用五年时间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上海发展金融科技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如何更好发挥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综合优势,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

屠光绍:上海的优势是综合性的,这体现在基础、环境以及各方面条件上,尤其是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又在全力打造全球科创中心,这些都必然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随着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的加快,国家重要的金融改革开放创新措施都会在上海先行先试,这为上海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发展不断注入动力。比如,涉及到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开放措施,包括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2013年设立自贸区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等;再比如重大的金融市场改革措施,最近的注册制改革就是从上海开始的。我用这两个例子想说明,重大的、有全局意义的金融改革和开放措施一定是在上海先行先试。因为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体系比较健全,金融生态环境较好,有能力承担一些重大的金融改革和开放政策的推进,这当然也包括金融科技发展方面的改革、创新和开放。

谈到上海发展金融科技的具体特点,总的来看,上海发展金融科技具有巨大的综合优势。首先,基础条件雄厚。上海的金融资源和科技资源以及其他相关资源丰富;第二,金融业态全面。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及各类金融机构非常齐备,有利于金融科技的广泛运用;第三,产学研融合性好。除了金融行业集中,上海也是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集聚重镇,在金融科技的研究、人才培养、运用推广方面协调性强,形成了金融科技发展的综合效应;第四,开放水平高。金融科技发展是全球趋势,需要搭建开放平台,推动国际合作,而开放是上海最重要的动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国际金融科技中心的支撑,在与全球互动和合作及竞争中提升金融科技发展的能力。

第一财经:2021年,中央明确支持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也是对上海国际中心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如何与其他中心建设形成更好的互动?

屠光绍:去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对上海国际中心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涉及金融的许多方面在之前是没有的,比如全球资源配置、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离岸贸易与金融、扩大金融开放等。浦东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承载区,从这个角度看,《意见》对金融的要求,也是国家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要求。中央把相关部署放在《意见》里,还有更深的考量,希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其他几个中心以及经济社会领域的建设发展形成更好的互动,通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