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料全年GDP增3.2%,疫情拉低2.8百分点
时间:2022-11-30 00:00:00来自:经济通字号:T  T

《经济通通讯社驻京记者黄燕明30日北京专电》中国银行研究院在北京发布《2023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2022年面对国内国际多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政府持续加大稳经济政策力度,全年经济呈现「V」型走势。前三季度GDP累计同比增长3%,预计四季度增长3.8%左右,全年增长3.2%左右。与过去相比,2022年国内疫情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疫情及其管控措施对经济活动扰动持续加大,是拖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若按2019年同期增速进行估算,预计疫情拉低2022年GDP累计同比约2.8个百分点。

*悲观情景下,2023年GDP增长3.6%*

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将步入内外需增长动能转换期,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或将有所改善,宏观经济各项指标将较上年有所回升。但回升的幅度取决于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以及国内市场需求和信心的修复程度。考虑到多种因素变化的不确定性,在悲观、基准、乐观三种情景下,预计2023年GDP分别增长3.6%、5.3%、6.6%左右。报告称,2023年是政府换届之年,做好各项政策的衔接,确保政策连续性、稳定性至关重要。宏观政策要著力「稳增长促回升、防风险保安全」,改善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持续恢复和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全球经济向衰退演变,跨境资本加速回流美国*

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将由「滞胀」向衰退演变,全球高通胀态势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美联储加息步伐有望放缓,跨境资本仍将延续回流美国趋势,但速度和幅度趋于下降。

关于全球银行业发展形势,《报告》认为,2023年,全球银行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盈利能力将有所减弱,从而制约资本充足水平提升和资产规模扩张,不良贷款压力依然存在。中国银行业经营环境将持续向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信贷投放更加精准直达,零售业务深化转型,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稳步推进,综合化、国际化纵深发展,数字化推动金融服务生态全面升级。

关于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报告》认为,受多种因素影响,今年全球经济「滞胀」风险不断加大。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跨境资本加速回流美国,离岸美元流动性持续收紧。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