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价热潮通胀升,港府派钱宜直接
时间:2022-11-28 00:00:00来自:经济通字号:T  T

《娥姐锦囊》虽然本港通胀率由9月的4.4%回落至10月的1.8%,但近日两电及公共交通营运商相继申请加价,预示普罗大众生活成本增加,加上疫情损害经济,港府或需延续纾困措施。若再派钱,建议不再局限于消费券,可考虑转用简单直接方式,既可减低行政费,亦可让市民更弹性地运用。

尽管香港通胀压力不如欧美严重,但仍存在局部通胀问题,除了疫情下,租金回落以及部分行业因市道太差而未有加价外,其他公用事业、交通、民生及食物价格趋升,市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将对本地消费和整体经济造成影响。

近日中电及港灯分别申请明年加电费19.8%及45.6%,有议员批评两电赚尽8%管制利润,但政府必须尊重合约精神,只可无奈接受,而两电作为上市公司,也要向小股东交代,加价可以理解,只盼两电在艰难时势下考虑做多一步,待下次再检讨利润管制政策时,政府可以酌量平衡。

面对巴士、的士申请加价,有人建议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应如港铁般设立票价调整机制,但政策宜维持政策稳定性,在尊重契约精神下,应待政策到期后方行检讨。

百物腾贵加上疫情未止,估计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明年初预算案中或要推出针对性纾困措施,本港财赤或因此扩大,但储备本应在经济困难时动用,若下次港府派钱,宜略为松手,派钱用途不仅限于消费,亦可用以支付其他生活开支,而简化筛选程序,也可减低行政开支,即使多交税的富裕人士也获派钱亦无坊。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