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24日专讯》五间专营巴士公司向政府申请加价大约一至两成。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主席易志明在电台节目表示,各公共交通营办商经营相当困难,认为政府应加大力度开创非票务收入,例如容许公共交汇处经营小卖店,放宽车身广告限制,令广告价值提升,亦容许车厂作商业用途。
易志明表示,人口减少至乘客量下降,加上经济不好,令市民减少出行。他说在2018年,本港每日平均有约18万名游客,现时游客仍未重返,公共交通需求亦减少。港铁每开一条新线,也影响其他公共交通营办商,建议政府收取港铁股息后,拨出部分支援其他营办商。
*议员吁采取措施压低专营巴士加幅*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委员陈恒镔表示,巴士公司申请的加幅比预期高,促请政府审批时考虑巴士公司过去的累积加幅。他赞同增加公共交通营办商的非票务收入,又认为应向巴士公司提供燃油补贴。至于的士计划申请落旗收费加6元,他认为应先透过打击非法载客取酬,改善的士生意,尽量避免加价。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委员、实政圆桌田北辰则指,据他了解专营巴士申请加价幅度是高单位数字,公共交通工具一次过显著加价,并不理想,建议专营巴士每年按通胀加价,并以通胀率封顶,若行会批准更高加幅,就要为市民提供补贴。他又建议利用专营巴士豁免隧道费基金结馀填补差额,长远应利用港铁股息和政府出租铁路予港铁的租金作为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