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到了练内功的时候,台州的一位企业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11月初,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了台州的部分制造类企业。不少台州企业以出口见长,疫情时期订单受到了影响。
台州地势七山一水两分田,自然禀赋并不突出。但这里的人们抓住了对外开放的机遇,民营经济蓬勃壮大,台州的上市公司超过了60家。为应对不确定的经营环境,台州企业在寻求转变,投身自动化浪潮。
中国已经是工业机器人装机量最大的国家,而且每年新增装机数量远超日本、美国。机器人引领的自动化浪潮如果能够遍及大江南北,那么疫情之后,中国世界工厂的优势地位就有希望牢不可摧。
三年一位客人
“三年当中就见了这么一个客人”,林官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林官军是台州市世玩欣玩具公司的创始人。三十年前他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建立了一家木制玩具企业,专门为美国和欧洲的企业做贴牌代工。疫情之前的两年,代工的订单多得忙不过来;疫情之后,世玩欣的收入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美国和欧洲的客户往来也受阻于疫情。
“以前我们每个月有一到三个客人,一年下来十到二十个客人是有的。”林官军说,疫情爆发后他只接待了一位客人。
好在,这位客户是一家美国知名玩具品牌采购商的中国区总裁。该公司每年的订单为世玩欣带来近六成的经营收入,是世玩欣最主要的客户。
这家玩具品牌商在中国有多家供应商,遍布中国的江苏、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他的管理层与林官军一样,担心疫情打断供应链。而疫情对于生产端和物流的普遍影响,切实波及到像这家玩具品牌商一样的美国品牌方。
世玩欣所生产的玩具,几乎都是供给海外市场。木制玩具在台州生产完毕之后,大多数通过陆运至宁波港下水,数十天飘洋过海之后到达美国的港口。在疫情期间,美国东西海岸的港口都曾发生长期的堵港,中美航线一度一箱难求。据林官军介绍,一个集装箱的运费曾从低点的几千美金上涨10倍到几万美金。
在生产和物流都存在巨大不确定的时候,这场碰面给双方都吃下了定心丸。
这家美国玩具品牌商的中国总裁来到世玩欣的时候,旷视科技正在对其仓储体系进行改造。这一改造项目夹在两座生产车间之中,宽不过八米,在非常狭窄的空间里建设了近24米高的立体仓库。这座立库将各个多层的生产车间和产线整体连为一体,AMR机器人解决了中心仓库以及各生产车间作业大量物料搬运的难题。
这次改造起意于疫情之前,那时候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疫情影响了世玩欣的业务,但林官军决定把改造进行下去。
林官军固然担心客户砍单,美国客商同样担心供应商倒闭。这一改造项目释放了世玩欣资金链健康的信号,这令美国客商方面安心。
“他们公司6个月也新搞了一个仓库,可是我的仓库跟产线联动了,他们一看就很高兴。”林官军介绍说,客户承诺市场好起来以后,给予世玩欣更大的支持。
在台州,记者也走访了另外一家外向型企业。它是全球最大的缝纫机制造公司,六成以上的产品销售到了海外市场。相比世玩欣,这家缝制设备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它的出口半径也更短。
“出口国是越南、孟加拉、印度这三国,都是在亚洲。我们的设备是给服装加工工厂用的,虽然很多服装品牌是欧美的,但是它的生产订单是放在东南亚、南亚、南美这些国家。服装生产的产能在哪儿,我们的设备就在哪儿。”该公司智能仓储产品线副总经理王志对第一财经表示。
过去三年间,这家缝制设备企业的收入也经历了起伏。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下滑之后,它的收入在2021年迎来了强劲增长,但在2022年的上半年再度出现了下滑。
走出用工荒
台州北邻宁波,南接温州,三地民营经济发达,吸纳了众多外来就业人口。如果说疫情困扰了台州企业三年,那么用工荒则是更长时期的难题。
“(疫情前)我们的用户需求是增长的,但招不到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林官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世玩欣目前的工人主要来自云南、安徽、贵州等地,疫情加剧了企业招工的困境。“2020年年初疫情开始后,团队竭尽全力到安徽阜阳等地招人,但根本招不到。”
台州制造类企业遇到的问题是相似的。
“近几年招工比以前困难了。”王志对记者表示,该公司有许多人力招工的政策,也一直在提升工厂务工人员的待遇,目前没到开不了工或订单做不出来的状态,但招工越来越困难是一个趋势。
据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CTO唐文斌观察,近年来工人对于在工厂、仓库里较为辛苦的工作,意愿普遍更低了。“国内一些制造业往东南亚流动,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力成本问题,东南亚的人力成本会更低。”
十年来,世玩欣工厂里的工人从五百多人降到了现在的一百多人。代替工人顶上生产线的是自动化设备。
“机械化就是标准化,我们以前是手工的,用手去贴纸,用眼睛去对,现在机器会精准地把我们的彩纸贴到板材上面去。”林官军介绍说,伴随着自动化改造,世欣玩具产品不良率降低了不少,“一年一年效率慢慢地体现”。
这是林官军在疫情期间持续投资的底气,“最近几年我们投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