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题:中国努力营造儿童友好的社会环境
20日,中国30多个城市举办“汇集每束光芒,点亮儿童未来”主题活动,用象征儿童友好的蓝色灯光点亮当地建筑,庆祝世界儿童日。
儿童日主题直播活动主会场设在北京,20日晚与部分点亮地标的城市现场连线。直播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倡导保障每个儿童都能生活在包容环境中的权利,并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形式的歧视。
青岛六年级学生刘铭泽说:“看到青岛的中铁中心等标志性建筑亮起蓝色灯光的那一瞬间,我感到振奋激动。希望同龄人都能幸福成长,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和谐与欢乐。”
“来自不同背景的儿童青少年的心声需要得到倾听与重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桑爱玲说,“让我们聆听这些声音并采取坚定的行动,为每一名儿童创造更加包容、安全和可持续的世界。”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希奎表示:“我们希望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能够生活在一个和平、友好、充满爱的环境,愉快地学习生活,结交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不同语言的朋友。”
近年来,中国社会各方积极努力,推动营造儿童友好的社会环境。
日前,在青海玛多县,11岁的仁增卓玛和同学们身着藏装,参观了玛多县4.4兆瓦的光伏电站,学习太阳能发电知识。
“今天终于明白了光伏板怎么发电,以及光伏电力为什么是绿色能源了。”第一次走进光伏电站的仁增卓玛说。
“孩子们问了很多问题,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希望通过对清洁能源知识的科普,让年轻一代能更加关注自然环境和气候问题。”电站运营方国家电网玛多县供电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副经理郭璐说。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和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工作。鼓励创建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的中国特色儿童友好城市。
在江苏苏州枫桥街道的康佳社区,跳房子、摇摇马、跷跷板等儿童活动设施一应俱全,社区还建有6个儿童活动广场、1个儿童骑行广场,总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并通过“儿童友好地图”呈现出来。
“‘儿童友好地图’为青少年和家长们提供服务,致力于将儿童友好理念内化为社区的行动共识。”苏州新区枫桥实验小学教师何英说。
社区还举办科普课堂活动。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贴画,孩子们纷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农作物等节气标识,发挥想象力,完成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节气贴画作品。
“认识节气,能让我们更了解气候温度的变化。社区总是有很多有意思的活动,在这里我能认识好多小伙伴。”9岁的邵文雨说。
据介绍,康佳社区还对困难儿童和残疾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和精准帮扶,持续加强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