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低于市场预期,央行本月并未等量续做MLF(中期借贷便利)。根据11月15日的公告,央行开展了8500亿元的MLF,较当月10000亿元的到期量缩量1500亿元。而在此前,市场对此次MLF操作颇为期待。
虽然MLF缩量续做,但央行同步开展了172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对冲到期的20亿元后,实现短期流动性净投放1700亿元;另外,11月以来,央行还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3200亿元,整体来看,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总量已高于本月MLF到期量。
“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即便MLF缩量了,但从流动性规模上看,远超当月到期量。”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而且目前整个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央行操作组合的变化体现了其更希望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更多通过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增长。
展望后市,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年内央行全面降准的可能性降低,主要通过结构性政策支持经济复苏。
MLF操作缩量1500亿元
在8、9月MLF连续缩量续做之后,10月MLF等量续做。不过,到了11月,MLF再度回归缩量续做。由于本月MLF到期量创历史单月新高,再加上近期流动性环境有所变化,银行同业存单利率持续上行,市场对后续降准抱有较强期待,有观点认为,11月央行或通过降准置换MLF,进而起到兼顾流动性和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作用。
这一预期显然落空。11月15日,央行公告称,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8500亿元MLF操作和17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中标利率分别为2.75%、2.00%,均与此前持平。
光大银行宏观分析师周茂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中长期流动性充足,MLF操作规模加上PSL(抵押补充贷款)、再贷款工具资金等,中长期流动性投放已超过1.1万亿元;另一方面,10月金融等数据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金融机构对中长期流动性的需求,因而本次缩量续做MLF并不意外。
央行在公告中也提及,11月以来,通过PSL、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投放了3200亿元的中长期流动性,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总量已高于本月MLF到期量。
至于央行为何未实施降准置换到期MLF,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可能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降准置换到期MLF对降低银行资金成本作用有限,而引导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在推动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下调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9月商业银行已启动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其中也包括了活期存款利率下调,当前动用降准工具的必要性不大。
其次,王青称,未来一段时间美国高通胀局面难现明显改观,2023年二季度之前,美联储大概率持续加息,美元指数很可能继续处于强势运行状态,这意味着当前兼顾内外平衡、稳定人民币汇率在宏观政策权衡中的比重较高。降准一方面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但市场也易于将其理解为货币宽松的重要举措。由此,出于稳汇率角度考虑,当前监管层对实施降准或较为慎重。
而且,回顾2017年以来的历次降准,除2018年4月由央行率先正式公布外,其他12次降准均事先通过国常会等形式提前做出安排,央行后续正式宣布。“截至目前,公开渠道未现类似安排。这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11月降准置换到期MLF的可能性已经不大。”王青称。
逆回购操作规模加大
虽然中长期流动性无虞,但短期来看,自10月末以来,资金面波动明显加大。截至目前,最具代表的DR007(存款类机构7天期债券回购利率)均值为1.76%,较上月均值上升10个基点,低于相应政策利率(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24个基点。
同时,隔夜利率DR001均值为1.66%,较上月均值上升32个基点;另外,11月以来,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均值为2.16%,较上月均值上升15个基点,仍低于相应政策利率(MLF利率)59个基点。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方面,11月15日最新数据显示,各个品种全线上涨。其中,隔夜Shibor上涨20.7BP报1.8530%,7天Shibor上涨8.3BP报1.9290%;一个月Shibor上涨6.3BP报1.8310%;6个月Shibor上涨9.5BP报2.0430%;一年Shibor上涨9.1BP报2.2240%。
“10月财政通常收大于支,叠加月末缴准等压力,今年10月底资金面波动幅度明显加大。”明明对记者称,观察全年资金面走势,本轮资金利率脉冲上行的幅度要显著大于其他非季末月份,接近9月季末的高位水准。可见,随着8、9两月MLF连续缩量续作,叠加总量型宽货币工具持续缺位,当下资金蓄水池的水位或有所降低,使得常规季节性因素的冲击幅度被放大。
对此,央行同步加大了逆回购操作规模,于11月15日同步开展172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对冲到期的20亿元后,实现净投放1700亿元。央行灵活操作,适度加大短期流动性投放,将满足金融机构需求,稳定市场预期,平稳资金面。
展望后市,明明认为,尽管11月和12月往往财政支大于收,但随着跨年时点临近,预计资金面的季节性收紧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5年期以上LPR仍有下调可能
从操作利率上看,11月MLF操作利率继续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