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数据集团、山东人才集团、河南中豫信用增进有限公司……近两年来,全国各地通过战略性重组等手段,新组建了一批国企。与以往地方国企聚焦交通基建、能源资源、先进制造等领域不同,这些新亮相的国企,从企业名称到核心业务都透露出一股新意。这不仅体现了各地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决心,也折射出区域经济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新举措和新动向。
释放数据、人才等要素价值
今年9月底,上海一家全新的市属国有企业——注册资本50亿元的上海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引发各界关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02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不仅需要市场侧的自发参与,更需要政府侧的主动布局。
“组建上海数据集团,是上海加快打造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核心载体的重要举措。”上海数据集团总裁朱宗尧告诉记者,目前仍有一些数据没有得到很好的社会化应用。上海数据集团的成立,将加快公共数据和国企数据的要素化进程,激活数据资源,同时带动社会数据的汇聚融合,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对外输出数据价值。
比如,各大医院的医疗数据在收集、清洗和脱敏后,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是否可以用于医保控费和生物医药新药研发?市场主体的纳税、社保和水电使用等数据,如何更好地运用于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这些都是上海数据集团正在探索的课题,也是上海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
和数据一样,人才也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瞄准“搭台赋能、聚才兴鲁”目标,提升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力度,山东人才集团于2021年宣告成立。
“山东省政府赋予集团‘四个平台’的功能定位,即集聚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功能型实施平台、贯穿人才发展链条式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市场化支撑平台、打造人才最优生态的综合性运营平台。”山东人才集团董事长王卫中介绍。
成立一年多来,山东人才集团坚持直接引才、柔性引才“双轮驱动”,先后选聘70名引才大使,推荐引进各类人才1万余名。先后推动设立4只人才基金,首期规模5亿元的海洋人才发展基金率先在青岛设立,规模4.5亿元的山东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已顺利运行。在管基金规模达到80亿元,储备优质人才项目100多个。
激活要素市场,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全国各地组建的“新国企”,肩负了新使命。
2021年底成立的湖北农业发展集团,将散落在不同省属国企的农业板块集中起来,形成合力,目标是打造从种养到加工、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生产服务商;2022年下半年成立的豫信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河南数字政府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平台。同时期挂牌的中豫信用增进有限公司则是河南首家信用增进公司,将为河南企业提供信用增进、担保、做市等服务,是河南省支持优质企业通过市场融资的金融创新之举。
探索可复制商业模式
新成立的上海数据集团,是我国省级层面首家以数据为核心业务的具有功能保障属性的地方国企。
“在推动公共数据社会化开发利用方面,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上海具有数据丰富、体量大、应用场景多的特点,我们有责任先行先试,探索一条数据作为要素参与分配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朱宗尧说。
根据规划,上海数据集团有四大业务:一是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即负责数据采集、存储、共享、传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二是数字资产供给及交易,即基于特许经营和授权,向需求方提供合规、安全的数据产品;三是基于数据分析,为企业、行业和城市数字化提供数据咨询、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四是构建数据产业生态圈,强化投资功能,推动相关产业集群发展。
朱宗尧把数据比喻为“水系”。在他看来,通过和银联、铁路等“国家队”以及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无论是“小溪小河”还是“大江大河”,数据可以在不同的组合汇聚下,发挥出不同的价值,就好比对自然水系进行加工,可以变成工业用水,也可以变成高品质饮用水。“当然,保障数据安全是一条底线。我们始终认为,数据安全是打出来的,而不是守出来的。”
随着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人才资源的高效配置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把自己定义为‘本地人才工作的总承包商’,是政府营商环境服务的延伸和拓展,也是一个创新创业生态营造、人才资源交流培养的平台。”王卫中说,山东人才集团作为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同时无缝对接多个政府部门,使人才只需面对一家企业,就可以获得全流程、全周期的服务。
目前,山东人才集团已经与济南、青岛、泰安、潍坊、日照等地市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猎+育+投”的商业模式逐渐清晰:创新高端猎聘服务,向企事业单位输出定制化服务,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一揽子人才解决方案;创新教育培训服务,引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