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3日晚,美国公布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8.2%,预估为8.1%,前值为8.3%;环比上涨0.4%,预估为0.2%,前值为0.1%。
在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9月核心CPI同比上涨6.6%,高于市场预期的6.5%以及前值6.3%,为1982年8月以来最高。美国至10月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录得22.8万人,为2022年9月1日当周以来新高。
最新的CPI数据是美联储11月会议前需要重点考量的参考数据,由于CPI数据高于预期,目前掉期市场完全定价美联储11月加息75个基点。
受此消息影响,美国股指期货集体下挫,纳指期货跌超3%。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为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此外,美股三大指数也大幅低开,道指盘中跌1.41%,纳指跌2.86%,标普500指数跌2.06%。
近期美股表现一直不佳,截至10月12日,纳指和标普指数录得连续六日下跌。标普指数抹去10月份以来涨幅,创2020年11月以来新低;纳指续创2020年7月以来新低。
近日,华尔街投行接连发声,美股还将继续下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货币和资本市场负责人TobiasAdrian称,投资者情绪的转变可能导致美国股市进一步下跌20%。
强化激进加息预期
自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累计加息3个百分点,其中最近三次加息幅度更达到75个基点。目前美联储的目标利率区间达3%-3.25%,同时预计加息周期将延续到2023年,目标利率或最高到达4.6%,这意味着美联储还有1.35个百分点的加息空间。
10月12日,美联储公布9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预计将继续加息,维持利率在高位水平,直至通胀水平有明显下滑迹象。市场预期美联储11月加息幅度将维持75个基点的可能性进一步上升,资金的撤退在继续。
作为美联储注重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8月同比增长6.2%,虽然较年内高位回落,但远高于2%的长期目标。
美国劳工部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增率与月增率分别升至8.5%与0.4%,高于市场预期的8.4%与0.2%,表明通胀压力仍在且需要时间缓和,也意味着美联储将在激进加息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彭博经济学家ElizaWinger表示,9月PPI涨幅超过预期,加剧大众对通胀变得根深蒂固的担忧,尽管某些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供应链中断有所缓解,但潜在的薪资—物价螺旋上升,特别是在服务业,将使美联储成员一致认为有必要继续大幅加息。
而13日公布的CPI数据高于预期,潜在通胀压力持续上升,强化了美联储下月将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的预期。
分析指出,尽管随着供应链的放松和油价从春季的高点回落,通胀持续放缓,但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在欧佩克+决定减产后,汽油价格可能已经触底。俄乌冲突给食品价格带来上行风险。潜在通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租房成本上升推动的,部分通胀压力还来自劳动力市场的吃紧。居高不下的通胀率和紧张的劳动力市场使美联储得以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积极的货币政策立场。
富达国际宏观及策略资产配置全球主管SalmanAhmed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市场期待美联储在短期内从紧缩政策转向的希望已经破灭。美联储在连续两次会议上分别加息75个基点,而且从8月底杰克逊·霍尔(JacksonHole)央行年会至今,始终维持其鹰派基调。即便以对需求形成严重破坏为代价,美联储仍似乎一心要抑制通胀。”
集体唱衰美股
据统计,在今年此前的9个美国CPI发布日中,标普500指数有7次在这一关键数据披露日收跌。
随着13日CPI数据公布,美股三大指数开盘后纷纷下跌,大型科技股普跌,亚马逊、特斯拉盘中跌超4%,谷歌、微软、苹果均跌超2%。
近日,高盛董事总经理斯科特·鲁伯纳指出,美国散户投资者正在清空美股投资组合,选择持有现金。据高盛最新发布的关于资金从股票流入货币市场基金的数据显示,上周约890亿美元流入货币市场基金,是2020年4月以来最多的一周。
高盛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DavidJ.Kostin10月9日也表示,飙升的美元、利润率下降以及税收变化是企业第三季度业绩的三个关键风险。该行认为,若企业收益下降与经济衰退同时出现,标普500指数可能会跌至3150点。
10月10日,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警告称,标普500指数可能还将继续下跌,跌幅可能从当前水平“轻松地再下跌20%”。
此外,华尔街大空头、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师MichaelWilson也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标普500指数将降至3000点,市盈率将进一步下降至13倍,美股才会触底,熊市才会终止。
瑞穗证券在10月10日的客户报告中发出警告,尽管标普500指数已较今年的峰值下跌约25%,但对采取“逢低买入”策略的股市多头来说,还会有更多痛苦。
10月14日起,美股新一轮财报季拉开序幕。瑞穗指出,虽然他们的分析师仍预期2023年企业营业利润增长8%至10%。但美国实际GDP仅略微增长,加上工资调升引发的利润率挤压,意味着分析师未来将不得不下调对今年剩余时间和明年的盈利预期。
美国银行股票和量化策略主管SavitaSubramanian提醒投资者,应“系好安全带”迎接艰难的第三季度财报季,并为将来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