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11日专讯》内地主要财经报章头版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新老基建共振,夯实经济增长「压舱石」
十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0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均增长9.4%。时光步入2022年,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更大力度扩有效投资」的指引下,基建投资将维持较快增长,持续为经济回升向好注入澎湃动力。
新疆十年新增公路6.22万公里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介绍,自2012年以来,新疆公路新增里程6.22万公里,总里程达到21.73万公里,公路网密度比2012年初增长四成多,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外贸亮点凸显「取暖神器」出口表现抢眼
专家表示,受能源供应、冬季来临等因素影响,取暖器、电热毯等取暖产品需求量持续增加,叠加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助力,今年取暖产品出口表现强势,成为外贸领域一大亮点。在政策支持、供给优势等因素推动下,中国外贸有望继续保持韧性。
《上海证券报》
人行连续两天开展逆回购,专家:市场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合理充裕
10月10日,人民银行再度开展20亿元逆回购操作。国庆节长假后,人民银行已连续两天开展7天期「地量」逆回购操作。同时,货币市场利率也保持下行态势。专家表示,这说明当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面总体保持均衡态势。
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上海发布25条新措施
10月10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4方面25条新举措,以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保障产业优质空间载体,《若干措施》提出了9条举措,包括保障产业发展用地空间、加强土地指标统筹和项目落地支持、探索工业上楼新模式等。
上海港今年前三季度完成集装箱吞吐约3489万标准箱
上港集团公布,2022年1月至9月,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约3489万标准箱,相比去年同期的3480万标准箱微幅上涨。数据显示,上海港6月至9月的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379.3万标准箱、430.3万标准箱、417.3万标准箱和386.8万标准箱。
《证券时报》
习近平致电祝贺范德贝伦当选连任奥地利总统
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范德贝伦,祝贺他当选连任奥地利联邦总统。习近平指出,高度重视中奥关系,愿同范德贝伦总统一道努力,推动中奥友好战略夥伴关系取得新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新能源车强势崛起,中国汽车出口跃居全球第二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8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30.8万辆,同比增长65%,这也是历史上首次超过30万辆。从今年前八个月整体情况来看,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经超越德国,仅次于日本汽车出口量。其中,新能源汽车1至8月出口量同比增长超九成,贡献了重要的增量。
科创板做市制度稳步推进,首批8家券商紧锣密鼓筹备
科创板做市制度正稳步推进。首批8家获科创板做市商资格的券商正在修改公司章程,办理监管报备、工商变更登记及申请换发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等相关事宜,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在监管指导下开展科创板做市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