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全国第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交出十年成绩单
时间:2022-10-09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在过去的10年里,上海已基本建成了与我国经济贸易地位相匹配、在全球贸易投资网络中具有枢纽作用的国际贸易中心。

10月9日,在上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交出详细的成绩单。

多项全国第一

上海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顾军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年来,上海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了一番,规模跃居全国城市首位,消费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作为全国5个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城市之一,上海早在2017年就提出打响“四大品牌”,先后出台了两轮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三年行动计划,并率先提出建设国际消费城市。2021年,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60%以上。

顾军表示,目前,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进口消费品集散地。口岸消费品进口总额占全国比重提高到40%以上,口岸进口服装、化妆品、汽车分别占全国约70%、41%和37%。上海也是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地。世界知名高端品牌集聚度超过90%,国际零售商集聚度位居全球城市第二。“十三五”期间年均引进首店超800家,占全国一半左右。2021年,新设首店首次突破千家,超过3000个国际国内品牌在沪举办新品首发、首秀、首展。

上海还是本土品牌的策源地。顾军说,222家老字号的3000家品牌店遍布全市,其中百年品牌有69个,20个品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天猫2020年Top500新品牌中,有90个新品牌来自上海,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上海时装周已迎来二十周年,累计培育了1000余个国内热销品牌,单季订货超过6亿元,位列全球时装周活力指数第四,被誉为“亚洲最大订货季”。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上海首创大规模综合性消费节庆活动——“五五购物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有力地促进了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成为上海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响“四大品牌”的重要功能性平台和重大标志性活动。

在新模式新业态上,2021年,上海市电子商务交易额3.24万亿元,是2012年的4倍之多,其中,网络购物交易额1.32万亿元,居全国前列。无人零售、生鲜冷链、在线视听、无接触配送等新模式纷纷涌现,在主要直播电商平台,用户观看数和品牌参与规模均为全国第一。

顾军表示,十年来,上海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百亿级千亿级商品交易平台数量倍增,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2021年,上海商品销售总额跃升至16.3万亿元,是2012年的2.3倍。

其中,百亿级、千亿级商品交易平台数量分别增加到9家和17家,上海钻石交易所成为世界第五大钻石交易中心,宝玉石交易中心提升为国家级平台。在全国率先开展“期现联动”试点并取得积极成效,钢铁、有色金属、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成为国际市场重要风向标;上海市3万平方米以上商业综合体超300个,年客流量超21亿人次。南京路步行街完成东拓升级,滨江地区、新天地、武康路等成为著名网红打卡地,夜生活指数全国第一。

顾军说,十年来,上海坚持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贸易枢纽功能不断增强,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高,上海跃升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口岸城市。2021年,上海口岸贸易额达10.1万亿元,全球占比提升至3.6%左右,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元;服务进出口额达2294.1亿美元,占全国比重提升至30%,规模居全国各省市第一。

外贸高质量发展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张翼在会上表示,上海口岸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由2012年的6.68万亿元增至2021年的10.09万亿元,增长51%,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8年蝉联全国最大贸易口岸。

十年来,上海口岸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21年,外省市企业经上海口岸合计进出口6.9万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64.6%。十年来,上海口岸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机电类产品出口年均增速达到3.6%,汽车出口由354.5亿元猛增至1108.9亿元,增长212.8%。十年来,上海口岸消费品进口集散中心地位进一步凸显。消费品进口占口岸进口总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12.6%提升至18.5%,占全国消费品进口总值的比重由36.7%提升至41.7%。

顾军还表示,十年来,上海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双向投资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为集中的城市。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超过3000亿美元,较2012年增加了1680亿美元;十年间,对外投资备案中方投资额累计超1700亿美元。

上海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国华在会上表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是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主体,上海自2002年在全国率先出台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政策以来,始终保持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中的城市地位。目前,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77家。其中,将近80%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汽车制造、智能制造以及商贸、物流、检验检测等行业;世界500强企业设立的地区总部占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