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宜利用有利条件护投资
时间:2022-10-07 00:00:00来自:经济通字号:T  T

《神州纵横》中国的9月PMI数据仍显示经济欠劲,更有报道指出口订单趋弱。当局已再开会强调落实刺激政策,并较前著重需求侧,要促进投资与消费,但效果如何却待观察。

*须推百万亿元投资计划*

中国评论界多消费至上论,认为应首推消费而投资无用,有人建议派2万亿元消费券,又有人批评当局轻视消费。实际上乱派消费券已淘空财政,当局过去轻视投资而过度偏重消费,到最近态度才梢有调整,但仍未见有力的大型投资政策出台,只有边际性的加快审批及加强融资等措施,故嫌力度不足。此外最近却有少见的批评消费推动论文章,学者王小鲁指消费不是刺激出来的,如能解决人民的生活基本问题消费自然会来。笔者早已指出以消费推动是本末倒置,特别是在目前的经济困局中,必须以大量投资来打破僵局,由此一是稳定就业及收入,二是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反而西方学了中国,先有美国出台2800亿美元的产业大投资计划,后来欧盟也酝酿推行5660多亿欧元的类似方案。故中国也应出台10年期至少100万亿元的投资大计,唯此方可重振信心。小打小闹的应出尽出、减息减税等做法只如隔靴搔痒,要搞大投资中国是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内地学者指经过多年累积后,中国资本量已与美国相当,再加上人力物力配套来正是大干快上之时。不把握时机诚为巨大浪费,有资源不用于加快发展乃「管治失效」领导无方的最严重体现。

*财力能力人力充足*

当今中国确财力丰足,有逾3万亿美元外储及几万亿美元当量的本币闲置资金,民间财富(个人及企业)实不少。物力同样巨大,这反映于中国无与伦比的制造业产能上。中国制造业规模已多年居世界首位,中国占世界总量29%,远超美国的17%、日本5%及德国4%,第二至四位美日德加起来也不及中国。在22项大类产品内,中国居首的有16项而美国只6项。全球也只有中国在所有产品大项中都有产能,工业体系的完备性首屈一指。在这方面还有锦上添花之喜:近年欧美日韩等的先进制造业大举投资中国,国际产能加快向中国集中。其中不乏优质项目,在制造业外资中高科技者占了三分一。人力方面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供给充裕。近年有人担心随著人口老化,劳动力下降会影响发展,实际上中国劳工总供给量规模依然很大,且劳动生产率相较发达国偏低,故由提高劳工质素可避过劳力不足问题。何况新经济将要由依重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在这方面中国亦优势突出:中国每年专上学院毕业人数逾4万,在读硕士生300多万,科研人员500多万。现在问题是投资不足而致浪费人才。《资深评论员凌昆》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