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工信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第七场“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指出,将培育200家百亿元规模消费品知名品牌,并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创新产品产业化聚集。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消费品工业规模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消费品工业规上企业数量增加23.7%,达到17.2万家,占全国工业38.5%;我国百亿规模消费品企业有150家,轻工、纺织出口额占全球30%以上。
工信部将从哪些方面推动消费品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对于证券时报记者的提问,何亚琼回应称,消费品工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增加值、行业利润、出口交货值占全部工业1/4左右,企业数、从业人数占全部工业近四成。
“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不断提升消费品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何亚琼指出,将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围绕健康、医疗、养老、育幼、家居等民生需求,促进产品迭代更新、引领消费升级;培育形成一批新品、精品、名品,满足消费者各类需求。
在服装家纺、家电家居、食品医药等行业,以数字化改造推动企业提质增效,推广应用300个典型企业案例,加快培育20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着力拓展100个新型消费场景。同时,以优质品牌驱动竞争力升级,创建300家“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培育200家百亿元规模知名品牌。
而在我国医药工业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医药工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产业创新取得新突破,供应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周健强调,下一步,工信部将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加快落实《“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示范项目,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创新产品产业化聚集,到2025年,创新产品新增销售占到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量的30%以上。
切实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开展医药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攻关。同时,针对药品全生命周期重点环节,在“十四五”期间,总结推广50个以上数字化应用典型场景,支持建设20家以上数字化转型示范工厂,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药制造技术融合。
“此外,吸引全球医药创新要素向国内聚集,并引导国内企业通过合作开发、技术许可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更高水平进入国际市场。”周健指出。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曾在卫生健康与工业科技创新服务大会上表示,医药工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要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卫生健康与工业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