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突然"降息",你的钱袋子又能鼓了!
时间:2022-08-18 00:00:00来自:新浪财经字号:T  T

本周周一A股结束了第二波连阳,三大指数冲高失败后,周二回归震荡,整体而言A股周内窄幅震荡,截止昨日收盘,周内上证指数涨0.48%,深证成指涨1.42%,创业板指涨3.24%,日均成交额超过万亿。盘面上光伏概念的TOPCON电池、HJT电池以及新能车相关的一体化压铸、消费领域的培育钻石等板块相继活跃领涨两市。两市每天都有超过一半的个股上涨,赚钱效应中等偏上。

8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份全国CPI、PPI数据,受到国内疫情影响,服务项依旧疲弱,但消费品加速上行,食品项为主要带动CPI上涨类目,而PPI延续回落趋势,剪刀差进一步缩窄,下半年或可转负,好消息是输入性通胀压力减轻,中下游成本压力缓解,而CPI、PPI表现较差的部分原因包括基数效应,故分别有抬升和回落趋势,而在当天央行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表达了对于结构性通胀、内外平衡等问题的担忧。8月12日央行公布7月国内货币金融数据,货币供给维持宽松,房地产疲弱依然拖累居民及企业融资需求的增长,此外受到内需不足、外需下行压力影响,所以整体看7月新增社融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和去年同期水平,不过社融增速或可延续震荡上行态势,全年增速依旧有望达到11.0%,疫情的反复性是主要扰动因素。而在8月15日即本周一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经济数据,工增、消费、投资、地产等增速较前值全面下行,同时央行在当日对到期的6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开展4000亿元缩量续做,同时进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并对二者的利率超市场预期之外均调降10个BP,但股市对此反应平淡。

海外方面,美国7月CPI数据公布,如期下行且低于市场预期,同比增速从6月的9.1%回落至8.5%,且低于市场预期0.2pct,或意味着通胀增速的见顶回落,美股应声上涨,美联储短期难再超预期加息,但核心CPI仍边际改善仍有粘性,强就业数据也意味着9月加息75bp的预期犹在,美联储官员也强调不可掉以轻心;欧元区部分国家CPI数据同样触顶,亚洲方面日本7月核心CPI达到近8年新高,印度7月CPI同比增幅略不及预期,整体来看全球通胀或在7月筑顶。

后半年在宽信用政策诉求较强的前提下,政府端融资仍有望继续支撑社融新增,政策层利用金融工具、信贷支持等工具以及开展村镇银行居民存款垫付,对企业端和居民端流动性信心的恢复都有重大作用,地产行业的融资环境也有望改善,对新增社融的推动作用明显强于上半年。

投资展望

(一)A股市场

上周A股经历两波拉升,市场信心有所回暖,水位重新站上了月初的水平,同时国内外重要数据相继公布,对市场预期的形成作了进一步修正。周内低市盈率、原材料、小盘风格表现相对居前,包括煤炭/石油化工/基础化工涨幅较高,从主题来看低渗透率概念赛道表现普遍较强。由于股市在经历前期的超跌反弹后进入平台期,在经济基本面维持低位平稳、流动性中性偏松的情况下,有业绩支撑的行业或个股机会较大,可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向:

(1)在风格层面,依旧维持上周建议,可持续加大对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盘成长股的关注和配置。从目前来看由于疫情反复影响、地产拖累传统经济,价值板块扰动因素过多,市场信心不足,从现实来讲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小盘成长已取得明显的超额收益,所以未来成长占优的趋势或仍将延续。

(2)受限制性政策转向边际宽松、短期内由于疫情影响前期被严重低估的板块,如食品饮料、传媒及医药行业。周内食品行业绝大部分细分板块均实现上涨,由于行业前期跌幅较深,不少核心资产已经具备了估值优势;近期疫情加剧,国内首款新冠创新药也已运达部分地区,预计后期国内创新药将会陆续上市,建议关注低估值的血制品以及医疗设备板块;8月随着《独行月球》及其他影片的上映、游戏版号审批效率加快,影视、游戏行业迎来回暖,叠加国家部门的纾困政策落地、不确定性压力减轻,此二类行业有充分的挖掘空间。

(3)继续看好高景气成长行业,包括新能源(风电光伏、汽车等)、TMT板块。新能源的高景气将继续支撑行业发展,而与之相关的风电光伏也在持续放量,随着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新能源的消纳规模会不断加大,带动新型储能迎来发展机遇期,新能车在淡季销量表现依旧不俗,预计本年新能车销量将创新高,支撑行业表现再上台阶;国际局势变化对我国半导体行业的考验加剧,实现大陆半导体核心环节自主可控已迫在眉睫,相关领域国产替代将提速,先进封装、EDA等企业以及供应链相关设备材料产商或可关注。

(二)7月经济数据解读

总体上来看,7月经济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各项经济指标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经济恢复基础仍不扎实,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市场端需求不振的情况下政策端持续加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非常高。

从CPI和PPI数据来看,一升一降。制造业PMI环比下降1.2pct至49%,低于预期且重回收缩区间,主要矛盾依然是市场需求偏弱;价格方面,前期猪油共振带动7月CPI同比上升,但下半年逐渐分化,虽共振逻辑减弱,但向后看CPI易升难降,不过上行幅度无需过度担忧。

从社融数据来看,7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0.7%,较前值小幅下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