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经脉》A股表现保持偏弱,白酒、医药、金融股下跌,半导体升跌互见,沪综指总结全日跌0.54%,报3230.02点,中断连续四日上升趋势,深成指跌0.87%,创业板指更吐1.34%。
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7%,涨幅较6月扩大0.2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二个月涨幅扩大,尽管数据是2020年7月份以来两年新高,但还是低于市场预期的涨2.9%,反映猪价上涨引发的通胀形势,目前未如外界预测般严峻,但亦有解读指经济放缓需求转弱,物价升幅受限。7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涨幅,则因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收窄至4.2%,创17个月低点,CPI及PPI之间的剪刀差大幅缩窄,将纾缓工业生产者的压力。
两市全日成交9662亿元(人民币.下同),按日增长1.4%,外资循陆股通净流出62.36亿元人民币。
*今日新闻精选*
1.美国总统拜登于当地时间周二(9日)签署520亿美元的晶片法案,法案将促进本土半导体研发及生产,并禁止受资助的半导体企业加大对中国等非友好国家的投资。拜登在签署仪式上称:「我们要在美国本土生产这些晶片,降低日常成本,并创造就业。」拜登称美国完全不生产这些先进晶片,中国则试图在这个方面超越美国。中国外交部表示,该法案是美国大搞经济胁迫的例证,搞限制脱勾只会损人害己。中国贸促会在网站发文称,中国贸促会及中国国际商会(中国贸促会同时使用的另一名称)提倡并积极推动良性、公平和公正的国际竞争,反对美国借国家力量阻挠全球工商界正常交流与合作,在歧视别国的基础上展开不公平竞争,对美国通过晶片法案表示坚决反对,并呼吁全球工商界携手应对。另一边厢,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9日在山东青岛同来华访问的南韩外长朴振举行会谈。王毅强调,当前全球化遭遇逆流,个别国家将经济政治化、贸易工具化、标准武器化,破坏全球产供链稳定。作为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受益者和建设者,中韩双方应共同抵制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行径,共同维护两国和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
2.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联合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进一步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事实和现状,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求祖国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时代推进实现祖国统一的立场和政策。白皮书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华智慧,既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又有利于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一国两制」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最具包容性的方案。两岸制度不同,不是统一的障碍,更不是分裂的借口。白皮书强调,我们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但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此外,中国宣布暂停中美气候变化商谈,美国官员表示,北京此举是惩罚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驻美大使秦刚最新回应称,中国重信守诺,将坚定不移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参与应对气变国际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3.内地昨日(9日)新增本土确诊及无症状感染合计952宗,较前日增近15%。新疆新增逾百宗无症状感染,经新疆乌鲁木齐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自2022年8月10日8时起,在全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水磨沟区、高新区(新市区)、经开区(头屯河区)、米东区实行临时性静态管理措施,时间暂定五天。海南疫情仍在扩散,澄迈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决定自2022年8月10日7时至12日7时,在澄迈全县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另据海南省卫健委消息,根据《海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滞留海南旅客离岛返程有关事宜的公告》,开放离岛申请入口。滞留人员可在海南健康码首页点击「离琼申请」,分步完成通信行程卡核验、填报个人信息、当前所在市县、离岛目的地、拟离岛日期、拟离岛方对于海南返沪人员,上海市疫情防控办发布通知称,对目的地为上海且在上海市有固定居住场所,并经海南省甄别明确为低风险的人员可以返沪。返沪后实行「3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4.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指,7月份,受猪肉、鲜菜等食品价格上涨及季节性因素影响,CPI环比由平转涨,同比涨幅略有扩大。据测算,在7月份2.7%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7月份,受国际国内等多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整体下行,全国PPI环比由平转降,同比涨幅继续回落。据测算,在7月份4.2%的P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3.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0个百分点。
5.内房债务违约不断,对金融系统带来潜在风险。外电早前报道,中国审计署徵全面审查3万亿美元(约20万亿元人民币)的信托产业,近一个多月检查至少20家信托公司帐目,包括五大信托公司。据《21世纪经济报道》最新引述知情人士称,审计自今年3月份便有,受疫情影响各地进度不同,有多家公司于7月底审计结束,采取的是抽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