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2日专讯》罗兵咸永道表示,受疫情持续、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其他全球不利因素影响,包括加息压制通胀、经济不明朗和潜在经济衰退风险,今年香港消费市场的前景仍然充满挑战。罗兵咸永道最新预测显示,假设本年最后两个月能局部通关,2022年香港全年零售总额有望增长5%至约3700亿元。
*料政府进一步放宽来港检疫措施,本地消费仍是零售市场核心*
罗兵咸永道消费市场行业亚太区、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主管合伙人郑焕然表示,自政府四月中旬放宽社交距离措施以来,不少商铺和餐厅已经重新营业。餐饮业逐步改善而消费券计划亦有助于推动餐饮消费及释放港人累积的购买力。虽然短期内全面通关的可能性较低,但预计香港政府将进一步放宽对入境旅客的检疫措施。本地消费仍将是零售市场的核心。随著愈来愈多人恢复社交活动,这将有利于提振消费者信心。
*料下半年奢侈品行业出现较高反弹*
郑焕然续指,香港将于11月举行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和渣打香港马拉松2022。这些都是吸引海外参赛者和游客的机会,同时也是进一步放宽人境限制的推动力。加上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热潮,预计体育用品及服装的需求和消费将会增加。尽管今年年初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类别的销货价值有所下降,但鉴于在近期经济不稳定性下,消费者对奢侈品牌商品和黄金的需求增加,以对抗通胀和财富保值,预计奢侈品行业将在2022年下半年出现较高的反弹幅度。
罗兵咸永道预计,即将推行的第二阶段消费券发放计划将对零售业产生进一步的正面影响。该行料高级商场的销售额将会在2022年下半年逐步回升。商场和百货公司的业主现阶段愿意通过提供短期租赁和快闪店等方式让租户续租,从而在短期内填补闲置的铺位。
*更多受访者料减少非必需品支出*
根据罗兵咸永道2022年全球消费者洞察调查中国报告《洞察零售新格局,开拓增长新路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形成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转变对零售商产生了持久的影响44%的中国消费者预计未来6个月在食品杂货上的支出将会有所增加,而愈来愈多受访者预计将减少在时尚服装、健康和美容、以及电子消费产品等非必需品上的支出。
罗兵咸永道的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在追求具有附加价值的产品时,愿意支付溢价。50%的受访者愿意为具有可追溯和清晰来源地的产品支付高于平均水平的价格,而有些人则愿意为定制的产品(47%)及由可回收、可持续或环保材料(45%)支付高于平均水平的价格。
*元宇宙或通过NFT形式创建稀有数码物品*
疫情改变了购物行为,并促进「居家」娱乐活动。中国消费者对虚拟实境(VR)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3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过去六个月曾使用虚拟实境装置玩电子游戏或观看电影或电视节目,而全球受访者仅为16%。随著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元宇宙可能通过非同质化代币(NFT)的形式创建稀有数码物品以发掘新的「虚拟需求」。
从并购活动来看,中国与消费相关的并购从2021年上半年的390亿美元下降至2022年同期的140亿美元。投资者保持相对谨慎态度,导致大型交易数量较少,其中线上和线下零售业板块的跌幅最大。另一方面,食品和饮料、服装和家庭非必需品行业板块更具韧性。投资者对收购本地餐饮品牌以及投资上游农业深感兴趣,主要由于消费者将偏好转向本地出产的食品及饮料。预制食品板块是另一个焦点,消费者正在追求在家烹饪的便捷性,而食品服务业者则利用中央厨房来提高产品效率和供应标准化。
*对中国消费行业并购前景感乐观,料境内外并购活动将恢复活跃*
罗兵咸永道香港消费市场行业、交易服务谘询部主管合伙人叶永辉表示,随著2022年下半年经济复苏和估值更具吸引力,对中国消费行业并购前景持乐观态度。食品及饮料、非必需家品和服装板块将继续成为焦点,预计外国买家的境内投资将在2022年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境内外并购活动亦将恢复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