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梯登高"贵州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
时间:2022-07-26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贵州遵义、毕节、铜仁辖下多个县(区、市)与川渝山水相连,近日,记者深入与川渝地区毗邻的贵州城市调研发现,在国家政策支持、文化同脉、发展优势互补等条件推动下,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借梯登高”发展已成贵州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必然选择,前景广阔。

“借梯登高”优势得天独厚

受访干部认为,贵州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具有三大基础:一是文化上同脉。川渝与贵州特别是黔北地区在古代均从属于巴蜀文化系,具有民俗相依、文化同脉的社会发展特点,在现当代均有着浓郁的红色文化,文化同脉相连是推动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二是生态上同体,战略上同步。成渝双城经济圈和黔中经济圈同属于长江经济带的中上游,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拥有融合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立足黔中推动融入成渝是同一发展战略下的具体施行,也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实践路径。

三是国家政策支持。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深化与黔中城市群合作,带动黔北地区的发展”。国务院2022年初印发的《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明确要求,“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交通、能源、数据、文化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贵州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有三种类型:

——民间融入的经验型。居民生活随着交通、信息等社会条件的改善,早已形成“地缘有界、生活无界”的融合局面,商贸往来、自由流通,并因生活需求倒逼毗邻政府之间在融合发展方面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成为融入成渝的社会基础。

——政府合作的框架型。遵义市发改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早在1988年包括遵义在内的十几个城市共同发起成立重庆经济协作区,此后渝南、黔北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更加密切,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同体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工业园区、旅游产业建设发展。

——政商共建的探索型。围绕成渝市场,临边城市量身“定制”一批工业园区、文化旅游创新区等,通过筑巢引凤,主动承接成渝产业转移,在探索中积累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和实践经验。

抓住机遇积极融入成渝

受访干部普遍表示,在国家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机遇下,积极融入成渝、优势互补,有利于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在西部大开发中探索出一条“新路”。

道真县委书记路斌说,2020年12月,道真县明确提出全力打造“一县四地”,全面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康养旅游体验胜地、产教城融合创新基地、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全力打造黔渝合作创新示范县”。

位于道真县的贵州贵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当地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代表性企业。记者了解到,公司主要生产食用菌,去年产值达3.8亿元,今年的产值目标是5亿元。公司董事长张和贵说,公司目前每天出菇130吨,大概有25吨运往重庆,是需求量最大的地区。

贵州同成渝地区交通的逐渐打通为融合发展奠定基础。遵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铁路方面,有一条川黔铁路和一条渝贵铁路,渝贵铁路遵义站至成都每日14对动车,渝贵铁路遵义站至重庆每日有29对动车;公路方面,已建成G75兰海高速(崇溪河至遵义段)、江津经习水至古蔺高速等,以及18条国省干线通道和50条连接成渝的四级及以下农村公路。

赤水市立足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布局建设“四地一区”,即产业转移承接地、生态产品供给地、康养旅游目的地、品质生活共享地、黔川渝合作先行区。四川泸州的大型酒企来到赤水投资,创立“百年赤水”品牌,赤水积极承接,去年已实现投产。企业有关负责人罗勇介绍,目前投产的是一期,共有380口窖池,产能5000吨,接下来还将上马二期项目,预计投资20亿元。记者来到一期制酒车间看到,工人正忙着蒸粮、摊粮、上甑等多道工序。罗勇说,车间工人400多人,90%是赤水本地人,工资在7000至10000元不等。

赤水市经开区招商引资处处长王昌权说,为配套发展酒产业,赤水同时承接来自成渝地区的包材企业。比如从重庆转移过来的贵州申鑫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5月投产。公司总经理尤国康说,一方面,赤水开出了厂房免租金等优惠条件,另一方面,公司主要生产酒企需要的酒瓶、瓶盖等包装材料,赤水靠近成渝,对接成渝市场仍然方便,此外,赤水目前在发展酒产业,距离贵州习酒等客户也相对较近,因此选择到赤水投资建厂。

全方位融入合作前景广阔

沿河县提出,将立足从贵州“边沿”变为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前沿”。沿河县发改局副局长任凡说,依托沿河作为乌江航道贵州出口段优势,加快开通贵州乌江航运沿河至重庆涪陵段客货航运运输。同时,着手推动建设黔渝产业合作基地和成渝特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以及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和康养,推动建设成渝休闲度假基地。

重点围绕能矿、建材、旅游、食品、医药等领域,桐梓、道真、习水等毗邻县建设成渝产业园,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接纳成渝企业占园区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