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26日专讯》生产力局公布2022年第三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领先营商指数」,综合营商指数经历上季度历来最大跌幅后,今季录得历来最大升幅,上升11.4至47.1,反映本地中小企逐渐走出第五波疫情阴霾,各行业整体营商信心向好。
今季五大分项指数全线反弹,「投资意向」(51.1)及「招聘意向」(50.5)重回50中性水平以上;「营业状况」(上升19.1至46.0)及「盈利表现」(上升18.3至43.6)反弹最为显著,回升至高于第五波疫情前(2022年第一季)的水平;惟「环球经济」(上升13.7至37.5)相对疲弱,未能重上40水平。
*零售业反弹17.4至48.6,属行业中最大增幅*
行业指数方面,所有行业的营商指数均全线上升;三大主要行业中,上季受重挫的「零售业」反弹17.4至48.6,于所有行业中录得最大增幅;「制造业」较上季升13.2至46.8;「进出口贸易及批发业」的回复速度较其他行业慢,较上季回升7.8至43.7。而三个行业的「营业状况」均录得双位数升幅:「零售业」大幅攀升32.1至51.7;「制造业」升20.0至45.0;「进出口贸易及批发业」升13.4至43.2。另外,「制造业」的「投资意向」亦超越2022年第一季的水平,回升至52.8。
*原材料价格连升七季后,料本港回落至70%*
生产力局预期,来季原材料价格上升的受访中小企比例经历连续七季上升后,于今季稍为回落至70%。预期来季员工薪金及货品╱服务价格上升的中小企均较上季多,分别占21%及28%。来季整体投资趋势方面,92%中小企预期整体投资维持不变或上升,较上季82%升10百分点。中小企预期来季维持不变或会增加投资的首四个项目为「与电子商务或数码科技相关的培训」、「资讯科技(IT)系统」、「研究及开发项目」和「线上市场推广」。
*77%受访香港中小企的业务受到与内地╱国际通关限制影响*
今季专题调查探讨通关限制对香港中小企的影响。调查显示,77%受访香港中小企的业务受到与内地╱国际通关限制影响;受影响中小企当中,67%表示同时受内地及国际通关限制影响,24%只受内地通关限制影响,8%则只受国际通关限制影响。受通关限制影响最严重的三大行业为「进出口贸易及批发业」(88%)、「建造业」(86%)及「零售业」(84%)。
受通关限制影响的范畴方面,63%受访中小企表示「销售」受影响,「业务拓展及管理」(48%受访中小企)及「采购」(45%受访中小企)亦深受影响。问及如今年内香港仍未能恢复与内地╱国际正常通关,中小企会如何应对,在「业务拓展及管理」和「采购」方面,约三成受影响中小企均表示考虑「加强使用数码科技」。「销售」方面,有三成受影响中小企表示会「加强电子商务」,然而同样亦有三成受影响中小企表示「未有应对计划」。
*中小企营商气氛已大致回复至第五波疫情前*
生产力局首席数码总监黎少斌表示,不少中小企于上季困境中选择「节流」后,来季整体投资意向转趋活跃。总体而言,除环球经济展望相对疲弱外,中小企营商气氛已大致回复至第五波疫情前。疫情亦改变企业营运模式和消费者消费模式,即使通关限制放宽、疫情结束,相信中小企仍需继续进行创新及数码转型,才能于数码科技主导世代,持续发展及把握各种机遇。
2022年第三季「渣打中小企指数」调查于2022年6月至7月期间进行,成功访问了921家本港中小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