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有多热?
全国出现高温的城市纷纷开始挑战公路煎鸡蛋,6月下旬,郑州持续多日超过40℃高温,测温枪可以在空气中瞬间爆红,59℃的铁板井盖煎蛋1小时,蛋香味四溢。
南方沿海城市杭州的艳阳天,7月正午的地面温度可以高达六十几度,同样煎蛋,不到1小时蛋液变成一层干膜。
7月12日晚间,一个不太常见的名词“热射病”冲上热搜连占两条,华西医院一天收治3例热射病患者。随后,多地爆出热射病致死消息,“热死人”不再是玩笑话。
高温天气下,中暑的病人骤增。仅7月16日这一天,湖北武汉市急救中心调度中心统计,武汉市120派车量达到837次,其中有效730次,急救量创新高。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今年6月以来,我国平均高温日数5.3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国共有71个国家气象站的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自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了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影响大。截至7月12日,高温时间持续了30天,覆盖国土面积502.1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9亿人。
7月19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消息,预计20日起,副热带高压将再度西伸加强,并与大陆高压打通,卷土重来。受其影响,我国南方未来还将有6~8天35℃以上的高温天气,北方地区大范围高温也将随后上线。
“江浙沪”变“工折户”
今年也是近149年以来,上海最早出现40℃高温的一年。
关于“河南”变成“可南”,“江浙沪”变成“工折户”,全网达成共识。微博话题“浙江人快要烊掉了”一度占据微博热搜,高温堪称热过吐鲁番,赛过火焰山。
根据网友拍摄的短视频,江苏南京市民朝地面大面积泼水可以滋滋冒气,不到20秒完全蒸发;浙江一网友从菜市场买了活虾,拎到家的工夫,虾熟了3只;金华一男子骑车撞断6根肋骨,第一反应是跳起身跑到路边树荫处躺下。
杭州一位在核酸检测点工作的“大白”下班后,将防护服的脚尖部位剪开,积蓄的汗水立刻倾泻而下,这才能顺利脱下黏糊的防护服。
7月16日入伏,17日上午杭州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7天高温天气仍将延续。
“早上起来34℃,中午40℃。我现在凌晨5点起来遛狗。”杭州市民黎敏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杭州中午地面温度到了60℃左右,走路烫脚。不得已,自己清晨遛狗时间提前1小时,傍晚推迟到8点之后。
黎敏所在的房产公司,有200多工人在工地吃住,每天都有工人中暑。“我们天天都会给工人发几十箱藿香正气液,也不管用,隔壁的施工单位为防止出现意外,放了一周假。”
连日高温,为避免植物备受“烤验”,杭州部分地区为树木挂上了类似“打点滴”的养护滴灌袋。
岳庙管理处还采用人工+机械双模式浇灌方式,每天安排50余名园林养护人员分工错峰浇水。
同时,杭州开始实行人工降雨举措。7月17日下午,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区联合人工增雨作业第一轮发射4枚增雨弹。作业后,余杭西部山区下起阵雨,温度普遍降到24~27℃,但杭州市中心温度还在37~38℃。
在紧邻浙江的上海,沪漂女孩杨琳的空调已经坏了半个月,因为跟房东协调维修费的支付比例一直没有结果,于是忍住不修,但最终还是耐不住高“烤”,咬牙自掏腰包换了空调。“晚上热得根本睡不着,第二天状态非常不好。”
7月16日上午,上海气温领跑全国,中午11点刚过,上海的高温红色预警再度拉响,徐家汇站的温度定格在40.6℃,高居全国榜首。
此前,7月13日,徐家汇站气温40.9℃,这是徐家汇站自1873年有正式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高值。
从近5年的气温来看,上海今年不仅更热,也热得更早。7月1~12日,上海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为35℃,相比去年与前年同期,分别上升1.8℃、6.5℃。
据上海气象服务中心统计,上海从有气象记录以来(1873年以来),总共出现了16个40℃以上的极端酷热天气。除了1934年有2天,从2000年以来,出现了14天,分别是2009年1天、2010年1天、2013年5天、2016年2天、2017年3天、2022年2天。今年也是近149年以来,上海最早出现40℃高温的一年。
这个夏天,在上海从事空调售卖与维修业的张师傅忙得不可开交,两个手机每天响个不停,不是买空调的,就是修空调的,忙起来电话都顾不上接。
“以前一个月撑死卖100台,现在一个月能卖500~1000台,订单最多翻了10倍。”张师傅告诉记者,空调的价格也随之涨了起来,一台空调价格能涨三四百元。
多地高温致热射病高发
连续几天,浙江、四川、陕西、河南等地多人确诊热射病,“热死人”现象频现。
7月12日,南京一名37岁的装修工,由于长期在闷热的室内工作,出现头晕、乏力、虚弱、频繁呕吐的症状,被工友们送进了江苏省中医院紫东院区急诊。测量生命体征时显示,其体温39.9℃,血压仅有78/56mmHg,预检分诊处的护士考虑患者可能是中暑,立即将其转运至急诊抢救室,最终确诊为热射病。
热射病,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系统受损的疾病。在中暑的分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