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回应市场热点话题!事关货币政策、存贷款、金融风险、数字人民币......
时间:2022-07-13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7月13日,国新办举行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央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就近期市场热点话题答记者问。

1、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阮健弘表示,上半年,央行持续优化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6月份,新吸收定期存款利率为2.5%,比上年同期低16个基点。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潜力,1年期LPR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10个基点和20个基点,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6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为4.16%,比上年同期低34个基点。

2、政策性、开放性金融工具进展央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金融工具,规模共3000亿元。金融工具的具体用途:一是补充投资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二是对于短期内专项债券作为资本金无法到位的,可以为专项债券搭桥。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按照市场化原则投资,依法合规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保本微利,只做财务投资行使相应股东权利,不参与项目实际建设运营,并按照市场化原则确定退出方式。

据了解,目前,在各部门、地方和企业的通力合作下,一些项目已纳入项目库或正在履行入库流程;一些项目正在完善用地、用能等项目要素;还有一些项目正在加快开展投资咨询、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这些都为金融工具投资提供有利条件。

邹澜表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作为阶段性举措,通过适当政策设计,有利于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条件下,满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的政策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发放中长期低成本配套贷款,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助力实现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综合效应,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下一步,央行将与有关部门一道,有序推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金融工具设立运营;二是形成备选项目清单;三是扎实开展项目对接。

3、宏观杠杆率增幅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2020年四季度以来,我国稳杠杆促增长取得显著成效,宏观杠杆率连续五个季度净下降,为后续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创造了宝贵的政策空间。从国际比较看,疫情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增幅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以相对较少的新增债务支持了经济较快恢复。

从政策效果看,中国以温和的宏观杠杆率增幅支持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的优化组合,说明宏观政策有力、有度、有效。

阮健弘表示,应当看到,虽然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不过我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生效,我国经济已经呈现明显的复苏势头。这也为未来保持合理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创造了条件。

4、疫情带来的冲击影响主要是阶段性的今年3、4月份,受国内外超预期的突发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居民的收入和资产负债表有所受损。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基建投资前5个月累计同比增长6.7%,比全部投资增速高出0.5个百分点,这既体现了宏观调控的应有之意,也是托底经济渡过难关的必要举措。

邹澜表示,应当看到,疫情带来的冲击影响主要是阶段性的。5月以来,国内疫情形势好转,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均加大了实施力度,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改善,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触底回暖。

从金融数据来看,信贷投放明显增加,1-6月,企业贷款同比多增3万亿元,企业融资总体较好;居民贷款受疫情影响同比少增,但6月以来也呈现了恢复态势。未来随着疫情形势总体受控,预计宏观经济会保持稳步复苏,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有望逐步修复改善,信贷支持将保持较强的力度。

邹澜表示,央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做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形成政策合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具体来说:一是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二是价格上,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三是结构上,继续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突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5、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扩容,累计交易约830亿元今年上半年,数字人民币试点从原来的“10+1”试点地区拓展到15个省市的23个地区,深圳市、苏州市、雄安新区、成都市4个地方取消了白名单限制,吸收兴业银行作为新的指定运营机构。

截至今年5月31日,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通过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笔数大约是2.64亿笔,金额大约是830亿人民币,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户门店数量达到456.7万个。

邹澜表示,下一步,央行将稳妥有序扩大试点范围,加强场景建设和应用创新,开展重大问题研究,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6、住户、企业存款规模增较多6月末,住户存款规模为112.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0.3万亿元,同比多增2.9万亿元。阮健弘表示,居民储蓄存款意愿的边际上升,投资意愿的边际下降,主要是由于二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在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