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系统化促进深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体系,6月以来,深圳连续出台了多个产业集群政策,拟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
6月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发布。据了解,《意见》将发展重点归纳为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细分领域以及8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到2025年,深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与此同时,深圳多部门联合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周迪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深圳市人民政府不失时机地推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政策,无疑将给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让深圳传统产业向未来产业升级。
产业集群政策强市
“十四五”是深圳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深圳将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系统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和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规划,出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8条,建立697家骨干企业专项服务小组,提升现代产业发展能级。”202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圳将衔接国家、省规划部署,研究制定宽带通信与新型网络、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行动计划,前瞻布局合成生物、量子信息、深地深海等未来产业,通过产业集群规划来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
事实上确实如此,为了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6月以来,深圳围绕新兴产业,出台了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政策。
《意见》提出,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其中明确“四个一”发展目标: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优质龙头企业,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打造一批现代化先进制造业园区和世界级“灯塔工厂”,形成一批引领型新兴产业集群。
在发展重点方面,《意见》提出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重点细分领域,以及8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深圳着力推动网络与通信、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新能源、海洋产业等增加值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更加凸显,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工业母机等产业短板加快补齐,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数字创意、现代时尚等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合成生物、区块链等未来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新增长点。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从原来的8大产业细化到20个集群,体现了深圳经济特区敢想敢闯敢试的特点。同时,还第一次从人民政府的层面提出了8大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而这8个发展方向都明显体现了未来发展的远见卓识,较之许多同类城市更有前瞻性。”周迪如是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全力支撑政策高效落地,《意见》还提出“六个一”工作体系,完善重点产业“链长制”,坚持一个产业集群对应一张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清单、一份招商引资清单、一份重点投资项目清单、一套科技创新体系、一个政策工具包、一家战略咨询支撑机构。同时,完善产业空间保障体系,健全市场主体培育体系,创新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强化创新支撑体系。
周迪指出,建立“六个一”工作体系,体现了落到实处的工作计划。“这对深圳来说,应该是很有发展意义的,甚至有可能因此,深圳的经济结构又上了一个台阶。”
与此同时,深圳市发改委、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工信局、深圳市国资委近日发布《计划》。
《计划》提出,到2025年,深圳将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产业规模大幅增长,制造、封测等关键环节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业链联动协同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在重点产品和技术上形成突出的比较优势,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骨干企业和创新平台,打造若干专业集成电路产业园区,支撑和引领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竞争力稳步增强
事实上,近年来,深圳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颇具规模。
深圳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深圳市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5%,工业投资1372亿元、增长27.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69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4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9家。中国电子集团总部落户。荣耀3C产品线等建成投产,华星光电T7项目一期达产,中芯国际芯片生产线扩产等项目加快推进,比亚迪深汕汽车工业园、重投天科第三代半导体等开工建设。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
此外,服务于产业发展的金融业增加值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