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我们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资国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推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特别是2016年10月10日,党中央召开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还要不要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要不要加强党的建设,怎样加强党的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为什么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怎样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个重大时代命题。
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十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国有企业发生了根本性、转折性、全局性的重大变化。这十年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的十年,是国有企业发展最全面、活力效率提升最显著、布局结构优化最明显的十年。
国有企业是经济顶梁柱
聚焦自主可控,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有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国有企业发挥了顶梁柱作用。”翁杰明说。
来自国资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59.3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4%。2012~2021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11.4万亿元,年均增长9%,超过GDP年均增速2.3个百分点。
从经济发展的质量看,国有企业有力提升了高质量发展成色。
国资系统监管企业大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近年来,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有力引领和促进了相关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在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领域打造了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还承担了全国约80%的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2021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12年下降约33%。
目前,中央企业拥有境外机构和项目超过8000个,资产总额近8万亿元。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中老铁路等一批标志性的工程成功落地,并且运营良好,高铁、核电等一批高质量产品走出国门,有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走出去。
在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国有企业聚焦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开展央地协同合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签约项目3849个,参与雄安新区项目超过900个。
在维护国家基础服务安全方面,中央企业建成运营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覆盖全国的网络基础设施,积极承担川藏、藏中、阿里电力联网工程等一批投资大、收益薄的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和村村通动力电工程,有力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有力维护国家国防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信息安全。
此外,十年来,中央企业建成了70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7个创新联合体,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2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0%。2021年底,拥有研发人员107万人,比2012年底增长53%,拥有两院院士241名,约占全国院士总数的1/7。
近年来,中央企业取得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北斗导航、5G应用、国产航母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建成了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深海一号油气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极大振奋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强的志气、骨气、底气。
国有企业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中央企业聚焦自主可控,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效填补多领域空白,集成电路、5G通信、高速铁路、大飞机、发动机、工业母机、能源电力等领域“卡脖子”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缓解,形成了一批世界级重大科技成果。
坚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更加突出实业主业,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十年间,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得到根本性加强,高质量党建有力引领和保障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坚持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普及、大落实,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国企党建会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一年一专题,压茬推进党建工作落实年等五个专项行动,推动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严起来、实起来、强起来,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翁杰明说。
在党的领导下,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