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17日专讯》内地主要财经报章头版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投资持续发力,经济料稳步复苏
发改委16日召开的6月份新闻发布会提到,在稳投资促消费方面,发改委重在「两加快、两促进」,包括加快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实施,促进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促进大宗消费。
逾万亿元留抵退税润泽市场主体
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数据显示,各级财税部门加快实施留抵退税政策,4-5月合计退税1.3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企业利用退税资金扩大生产、研发技术、支付薪酬等,有效改善了现金流,增添了发展活力。
商务部:有信心保持全年外贸运行在合理区间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6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5月中国进出口增速回升至9.6%,外贸领域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要实现今年外贸保稳提质目标仍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商务部有信心保持全年外贸运行在合理区间。
《上海证券报》
一批稳投资促消费等政策文件有望加速出台
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稳投资促消费、加强民间投资融资、数据要素基础性制度等政策文件已形成初稿,将加快推动文件出台。
5月70城新房价格出炉,一二线城市同比涨幅回落
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70城新房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达46个,比上月增加7个。一二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涨幅均有回落,三线城市同比降幅扩大。但从环比看,70城房价环比降势趋缓,房价下降城市的个数减少。
专项债发行提速促基建
稳经济,发挥债券市场支持实体经济作用不可或缺。今年以来,政策端靠前发力,提升专项债发行速度,发挥专项债促基建的作用。监管部门也采取了创新债券品种,支持民企融资、科创融资等一系列举措提振经济信心。
《证券时报》
5658亿元!上海322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昨日,在2022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总投资5658亿元的322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627亿元的48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
上市公司信披透明度调查:自愿式披露何以大滑坡?
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趋势下,上市公司对于重要客户和供应商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却逐年下滑。以商业机密为挡箭牌,多数企业对上下游信息披露讳莫如深。客户和供应商名称被隐去之后,隐性关联交易、财务造假等行为也更加隐蔽。
关键信息当尽可能实行「应披露尽披露」
随著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以资讯披露为核心的理念也逐渐在全市场推行。不过,就在年报披露篇幅大幅增加的同时,上市公司前五大客户及供应商实名披露率的大幅下滑,则显示出明显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