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8日专讯》内地主要财经报章头版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开放红利持续释放,外资增配大潮不改
截至6月7日,北向资金连续7日净买入,追平今年以来连续净买入时间纪录;6月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203亿元(人民币.下同),超过5月全月水平……在历经短暂波动后,境外资金投资A股市场节奏正逐渐恢复平稳。
基建掀起「赶工潮」
基建投资正掀起一轮「赶工潮」。近期,从项目端水利、交通等领域重大项目「加速跑」,到资金端加快3.45万亿元专项债发行使用、调增8000亿元政策性信贷额度等「快落地」,一大批项目集中上马,一系列配套举措密集实施。
长三角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
记者7日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获悉,今年前5月,长三角铁路共开行中欧班列1135列,同比增长8.8%;发运货物11.0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5%,中欧班列开行总体呈稳中有升态势。
《上海证券报》
进一步畅通交通物流,保障市场主体运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日到交通运输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畅通交通物流,保障市场主体运行,稳住经济大盘。
5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31278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8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81亿美元,升幅为0.26%,结束了此前4个月的连跌态势,步入回升。
货币政策发力空间足,信贷修复曙光在望
今年以来,为稳住经济增长大盘,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政策工具组合精准施放、持续「上新」。分析人士认为,随著疫情得到控制,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经济修复持续推进,信贷需求也将同步复苏,金融数据则有望回暖。
《证券时报》
新型储能独立地位确立
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综合司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明确要建立完善适应储能参与的市场机制,鼓励新型储能自主选择参与电力市场,坚持以市场化方式形成价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上海快递跳转「迎峰」模式
在恢复性消费及电商大促的双重作用下,目前各大快递公司在上海的转运中心、营业网点已基本恢复正常,人员到岗率普遍在九成以上,快件业务量更是恢复甚至超过疫情前的平均水平。
深圳社区车位之争背后:增加供应量才能治本
近期,深圳一社区的车位之争引人关注,背后原因是深圳车位长期不足,解决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增加车位供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