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经济不能停
时间:2022-05-23 00:00:00来自: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字号:T  T

1

从3月19日开始,我有两个月没出过小区。

我们生产数字内容,一直在更新,不像很多车企,受疫情冲击和缺芯影响只能停产。我也尽可能利用线上会议等方式了解企业实际,为他们呼吁、打气。

此次疫情,上海受伤最重,4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滑6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48.3%。G7物联的数据显示,4月上海公路货运流量较去年同期下滑83.7%,全国公路货运指数同比下滑26.6%。从G7平台还可看到,全国与上海有密集货运往来的地级市有218个,占293个地级市的3/4。真的是“上海停一阵,全国伤一片”。

“屋漏偏逢连夜雨”,奥密克戎疫情暴发的时点,恰逢俄乌冲突、美元加息,又叠加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三重压力”,所以从生产、服务到消费、投资、就业,整个经济遭遇了合成冲击。

从最近中央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看,政府已充分意识到经济的严峻性,正努力采取措施,让经济从区域性、阵发性的停摆中走出来,决不让局部的停滞时刻,演变成更大范围、更长时间的停滞时期,甚至导向一个停滞的周期。

经济不能停,中国不会停,这需要全社会的更强共识和更坚决的行动。

2

充满韧性的中国经济在奥密克戎面前如此无力,是我过去不曾想过的。

上海张江有一家智能机器人平台型企业,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揭榜攻关单位。

2020年疫情时我去采访过。他们的代表产品是自主研发的医疗服务机器人,截至目前已入驻了2000多家医疗机构。他们之所以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跑,是因为研发和生产机器人需要多个工种,如机械设计、电子设计、工业设计、制造,还要开发复杂的软件交互系统,这又需要前端、后台、数据库、仿真、算法等方面的工程师。要是把几百个研发人员放到波士顿,成本高得难以想象,但在上海,可以招聘到成本可控、数量有保证、充满战斗力的大量年轻工程师。

这样的中国智造令人期待,但最近了解,发现他们所受的打击非常重。

一是对生产的打击。机器人组装生产要靠完整的产业链,而目前物流不行,没有零件,他们也不是闭环园区,无法24小时封闭工作,所以无法生产;

二是对订单的打击。现在几乎所有医疗机构的招投标和设备采购都停了,他们2/3的销售人员都处于放假状态。正常情况每个月有几千万元收入,4月只有100多万元;

三是对研发的打击。机器人的研发调试要在真机上完成,居家办公非常影响研发进度,大部分研发无法进行,只能写写文档;

四是对资金的打击。他们去年底刚做过一轮融资,能支撑,不裁员,还在积极招募优秀人才,但周围很多公司已经撑不住了,“再这样一两个月,即使不倒闭,肯定也要大裁员”;

五是对客户信心的打击。他们的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代理商都在问供货周期,一些海外的医疗机构也担心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上海的企业受疫情影响最大,附近区域也不能幸免。第一财经记者给我讲了苏州华星光电公司的情况,他们已经有几次到了停产边缘。他们有一家化学气体供应商在无锡,以前去拉配套材料,两三个小时就行,现在至少要20个小时。“会有各种突发状况,比如到了高速公路口发现上匝道关了,到了目的地发现下匝道封了。如果20多个小时可控也行,可以早点安排人手准备,最糟的是不知等多久。各地政策不停变化,原材料有很多不确定性。同时,并不是所有原材料都能提前储存的,比如气体化学品有有效期,且有效期很短,只能及时运输、及时供应,没有的话就要停产。”

我去过钢铁厂、玻璃纤维厂、玻璃厂、电解铝厂,知道这类企业一开机就不能停,除非几年停一次做大修。如果能源和原材料供不上,突然停产,损失动辄就是千百万元。

疫情要动态清零,有些生产活动和服务保障则一刻也不能归零。生命至上,我觉得企业的生命也在其中。

有朋友说,做企业几十年现在最难,一共有9难,业务难,收入难,收款难,物流难,出差难,融资难,交租难,还贷难,发薪难。

上海“新沪商”理事会最新一次云上会,反映企业有6难:正常运营遭打击,现金流困难,人才外流,物流不畅,供应链阻断,客户流失。企业希望的政策支持有7项:简化政策及流程、减免社保与公积金、提供专项补助、推动续贷、减免利息、刺激消费、打通物流堵点。

3

凡事都有利弊。我问企业家们,疫情中有没有一些利?

听到的答案有:和家人待的时间长了,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通过团购以前不认识的邻居认识了,厨艺有了提升,当了志愿者,学会弹了一首钢琴曲……

作为个人、家人,这的确是“利”。但作为市场主体,除了少数疫苗、核酸及相关物资保障企业,大多数都是受损者。

上海市人大代表沈铱5月上旬做了一个中小服务业企业受疫情影响程度的调查,回收的941份问卷显示,85%的企业经营受到冲击,39%的企业表示可以支撑半年或以上,其余都在半年以下。

货运情况也类似,大型货主及大型快递企业开工率较好,占据市场主体的中小货运经营者的复工率很低。他们受通行证办理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