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严防下半年出大事故
时间:2022-05-13 00:00:00来自:经济通字号:T  T

《神州纵横》中国当局近来对国内外形势变化有更高度的注视,开了连串会议研判形势及探讨对策。在危机日近的威胁下,这确是正确的反应。

*美国进入货币收紧周期*

笔者早已多次提醒要防范多项风险因素的恶化,最近情况已充分证明预见不差。首先疫情在新变种病毒的驱动下正在多国如美国等反弹,内地及台湾情况尤值得关注。世卫亦就此发出新警告。其次是俄乌战事进入了新阶段,俄罗斯及北约直接冲突甚至出动核武已非不可想像之事,其可能性正不断上升。再次是在乌战及极端气候夹击下,本已严峻的大宗商品缺供升价问题进一步恶化,包括英美等富有发达国的基层亦不胜负荷。调查指美国有23%人难保温饱,经济及社会矛盾有持续深化。最后上周联储局宣布了加息缩表的具体方案,让美国正式进入高速货币收紧周期,于金融海啸后十馀年来首次。之前联储局虽曾短暂加息缩表,却竟未全功便腰斩并转回买债减息。2015起曾累计加息至2.5厘后再降回零息,故未真正进入收紧周期。这次情况大有不同,收紧是被迫的:通胀太高且将持续而不得不加,联储局资产存量过度,3月时达到顶峰近9万亿美元而破了记录。由于超级宽松宏调政策已持续逾十年,做成了多个市场及资产价格深度扭曲,现时政策逆转所引起的后果难以预料,且过往经验都是负面的,成了震荡根源。

*中国作最坏打算*

这次收紧与过去的环境更大不相同,过去是因经济复苏而收紧,但这次是在经济不佳甚至受到「滞胀」威胁下收紧,何况还正面对前述的一系列高风险因素,包括疫情、战争、大国相互制裁、极端气候及各国内部政争等。因此收紧的负面作用或前所未见。除了短期震荡外还会有深远影响。直接影响如何中美息差收窄造成的资金外流应属可控,亦不致长期化,但间接影响却较难防控:若美国及世界经济受到重大损害时,中国亦难独善其身。因此中央近期已开了两次政治局会议,一是讨论了防控疫情、稳住经济及保发展安全等重大议题,二是探讨了强化防疫措施的方案。这些无疑是及时举措,同样值得注意者是中央已宣布或正规划一系列的防控风险措施,包括取消了下半年举行的多次国际性活动(如运动会、展销会等),要求政府及国企等单位两年内更换电脑设备以达致国产化,和进行西方封锁制裁的压力测试等。显然,中央正为下半年出现重大事故做好充分准备,作最坏打算以防万一。此乃明智之举,其实已稍嫌迟缓滞后,但如能急起直追仍可补回浪费了的时间。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