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是韩国现总统文在寅任期的最后一天。他依旧很忙。
9日上午,文在寅在青瓦台发表卸任演说。文在寅表示,期待下一届政府继承以往历届政府的成果并加以发展,继续创造未来韩国的成功。针对朝韩关系,文在寅表示和平是生存和繁荣的基本条件,希望朝韩能够继续努力重启对话,并将半岛去核以及构筑和平纳入制度化。
据新华社报道,5月9日,赴韩国出席新任总统尹锡悦就职仪式的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首尔会见文在寅。王岐山强调,中韩是永远的近邻,互为重要合作伙伴,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不论国际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韩友好合作的基本面不会变也不能变。这是中韩关系历史的重要启示。中方愿同韩方携手努力,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文在寅表示,过去5年,韩中关系克服困难,实现发展,希望下届政府维持这一势头。
文在寅下午还会见了为出席尹锡悦就职典礼而访韩的新加坡总统哈莉玛·雅各布。后于18时下班。他偕夫人金正淑从青瓦台正门走出,向前来送行的市民致意。
文在寅执政的5年中,新冠疫情持续了近3年,意外地占据了文在寅政府的首要议程。首尔科学综合研究生院大学主任教授黄菲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忆道,文在寅执政5年经历了近三年疫情的严峻考验,始终在民生与抗疫之间艰难地权衡利弊,好在积累了经验,打造了韩国的防疫体系,并在出口方面取得亮眼的成绩;在对外方面,南北关系的改善、韩流走向全球等,使得韩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跻身发达国家,高房价成隐痛
诚然,在黄菲看来,在近三年里,疫情之下,韩国经济的面貌变化很大,“传统的店铺一半以上都倒闭了,昔日繁华的明洞和梨大商圈,到处可见出租店面的广告,与之鲜明对比的是线上经济和快递业的火爆发展,快递小哥成了高收入的职业。”
她感慨道,很多韩国个体商户为了熬过疫情期间的社交距离管控,不得不裁员勒紧裤腰带渡过难关,政府接连几次追加预算对个体商户实施疫情灾难支援补贴,虽有成效但是收效甚微,“疫情发生的这三年大家的口号就是:活下去。”
同时,黄菲认为,文在寅政府主导的提高最低时薪和接连的疫情补贴推高了用人成本和物价,使得韩国工薪阶层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尽管政府在维持就业、增加老年就业方面可圈可点,但自由职业和大量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的现实情况也仍是深刻的社会问题。”她说道,“企业的‘用人难’和年轻人的‘求职难’并存,这个问题长期化会影响韩国经济的未来。”
这5年来,让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旻印象最深的便是韩国在2021年7月被联合国贸发会议认定为“发达国家”。韩国也由此成为自联合国贸发会议1964年创立以来,首个国际地位变更的国家。
“虽然这一认定很难说是文在寅一人的功劳,”李旻表示,“但却是韩国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意义时刻,也是对韩国过去几十年来发展成果的国际认可。”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数据,韩国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6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10位。根据世贸组织(WTO)的统计,韩国去年出口额为5125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
韩媒当时评价称,韩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产业化和民主化,是二战以后为数不多的经济体之一;现在韩国不仅是智能手机、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国家,在音乐、电影等文化方面也跻身世界强国。
在军事领域,李旻认为,此前韩国的导弹发展技术一直是受制于美国,但在去年美国方面给松绑了,使韩国也具备了研发尖端武器的条件。
有功也有过。李旻认为,文在寅上台时一直想推动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韩国,建立收入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把财富更多地向中下层民众倾斜,以此来刺激经济发展。“但是,5年来的实践显示,这一发展模式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李旻说道,“包括在民众颇为关注的房地产政策方面也有激进、不合理的一面,造成的后果便是当前韩国民众,尤其是年轻群体想要购房愈发困难。”
自文在寅上台至2021年底,韩国已出台了多达25轮的楼市调控政策,但依旧无法抑制步步攀升的房价。韩国国民银行数据显示,在文在寅就任总统的2017年5月,在首都首尔购买一套公寓的平均价格为6.07亿韩元(约合322万元人民币);而到2021年10月,这一均价达到12.1亿韩元(约合641万元人民币)。
“尽管文在寅在上任之时就下定决心管控房价,但事与愿违。他的一系列‘史上最严格、最多的楼市调控政策’,在全球多国经济体通过量宽来抗击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却不得不面对房价‘越严越涨’的尴尬局面。”在黄菲看来,正是文在寅政府房地产政策的失败,直接导致了政权的交替,并随之衍生出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年轻人买房负担进一步加重、少子化老龄化问题也得不到解决等。
“均衡外交”,中韩关系重回正轨
对于中韩关系,李旻认为,文在寅接手时的中韩关系并不理想,但执政期间,他以“均衡外交”为指导,改善中韩关系,避免在主要经济合作伙伴与安全盟友间选边站。“文在寅政府对华关系还是值得肯定的,5年来中韩关系一直在改善。”李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