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支持青年人才发展,最高享20万元购房补贴
时间:2022-05-09 00:00:00来自:乐居财经字号:T  T

乐居财经讯5月9日,近日,日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支持青年人才集聚发展的九条措施》的通知。

《措施》旨在全面推进“创新兴市”战略实施,优化青年人才集聚发展生态,激发各类用人主体引才聚才用才活力,力争到2025年,新引进10万名以上青年人才来日照创新创业,为现代化海滨城市精彩蝶变注入人才动力和发展活力。

《措施》共提出九大计划,包括:

一、“成长助力”计划

对日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新引进的博士后,在站期间由市财政一次性给予5万元科研经费,由单位同级财政给予每人每月5000元生活补贴。

对日照企事业单位(不含参公事业单位)、省属驻日照高校、符合日照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专项”要求的中央省属驻日照企业新引进的博士研究生,三年内给予每人每月5000元生活补贴。

对日照企业、符合日照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专项”要求的中央省属驻日照企业新引进的硕士研究生、全球TOP200(QS)高校和“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三年内分别给予每人每月2400元、1500元、1000元生活补贴。

对自主创业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三年内给予每人每月1100元生活补贴。各区县、功能区可根据实际,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及本地区主导产业发展需求,针对重点行业、企业适当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青年人才补贴发放范围为2022年1月1日以来到日照就业(创业)并按规定正常缴纳社保的择业期(毕业三年内)全日制高校毕业生。本措施所指企业,须为在日照行政区域内依法注册并纳税的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经济和社会中介组织。补贴资金按原渠道列支。

二、“聚才优选”计划

围绕日照主导产业、社会发展需求编制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对纳入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需求的青年人才,根据岗位需求情况,可适当放宽条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引进博士研究生、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技能、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可采取直接面谈面试、专业测试、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

三、“创新引领”计划

对入选日照产业领军人才汇聚计划创新、创业项目的青年人才,可分别给予项目单位最高300万元、500万元配套支持;对入选日照产业领军人才汇聚计划创新人才的青年人才,个人全职在日照工作的,给予每年最高50万元人才津贴,柔性引进的给予每年最高30万元人才津贴。对新入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市财政一次性给予10万元配套津贴。

实施“揭榜挂帅”引进海内外青年人才,破解“卡脖子”问题,由市财政给予每个项目5—20万元的引导经费支持。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支持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创业共同体等创新平台引进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申报省级重点人才计划,市财政对引才成效显著的创新平台给予5—30万元的引才经费资助,特殊情况可“一事一议”。

在市级人才工程和科技项目中,增加青年科技人才比例。深入实施“博士进企业”行动,从高校每年选派一批青年博士到企业开展6个月挂职合作,市财政给予每人2万元工作经费补助。

四、“揽才激励”计划

每年从市内民营企业中认定一批大学生实习基地,对基地吸纳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在校生参加实习的,市财政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标准对基地进行奖补,每个基地最高奖励5万元。

对民营法人企业当年吸纳青年人才较上一年度增长超过100人的,一次性给予企业30万元奖励;增长51—100人的,一次性给予企业20万元奖励;增长31—50人的,一次性给予企业10万元奖励;定期对引才工作突出的企业通报表扬。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全市统一组织的市外招才引智活动,由市财政给予省内每次最高1000元、省外每次最高2000元、国(境)外每次最高2万元的交通和食宿补贴。

五、“伯乐荐才”计划

对第三方机构和个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青年人才首次来日照工作,经申报评选,由市财政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依托高校院所、中介机构、市驻外机构等,在重点城市设立人才工作站,每年进行评估考核,对引才成效显著的市财政给予最高10万元经费补助;市财政每年设立80万元奖励资金,评聘一批引才使者并给予奖励。

支持驻日照高校(含技师学院)成立青年人才联络站,根据上年度毕业生留日照比例设定差异化奖补标准,由市财政给予增量奖励,每个联络站每年最高奖励20万元。面向驻日照高校定期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对驻日照高校举办的大型招聘活动,本地参展企业超过100家的,由市财政一次性给予5万元补贴。

六、“创业赋能”计划

健全人才创业投融资体系,一期设立5000万元的“人才创业基金”,搭建创投机构与人才创新项目对接平台,支持青年人才企业多渠道融资。

开展人才保险试点,对人才企业投保与研发项目相关的保险产品,由市财政给予单个企业最高10万元保费补贴。

引导银行机构提升“人才贷”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高层次青年人才可申请1000万元贷款,多个高层次人才任职同一企业的最高可申请5000万元贷款。

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