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合肥等了一周之后,陈丽终于摘掉了行程卡上那颗来自安徽六安的“星”(*)。4月20日,在高速公路上持续行驶一个月后,她终于可以回到安徽老家休息一下了。
回家前,陈丽给社区打了一个电话,咨询当地的防疫要求。工作人员告诉她,如今政策有了变化,只要行程卡不带星、健康码为绿码、核酸为阴性,回来就不需隔离。这让陈丽感到非常意外。
近段时间以来,受各地疫情防控以及收费站、服务区关停的影响,货车司机面对频繁的查验点核酸检测、行程码带星、各地不同的防控政策、无法互认的地方通行证等等问题,经历了各种“人在囧途”。
与之相伴随的,是全国高速公路流量同比2021年大幅下降,长三角区域的高速公路流量下降更为明显。数据显示,4月18日,长三角一市三省的高速公路车辆总流量247.76万辆,同比2021年下降64.99%。其中货车总流量134.01万辆,同比2021年下降20.85%。
不过,一切正在好转。
那些高速难下的日子
2个月漂泊在外,李铁最近特别想回家。
今年52岁的李铁做集卡司机多年,常年在长三角地区跑货运。这段时间比较麻烦的是,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到各地拉货都受多重管控,要准备健康码、核酸检测证明等个人、车辆资料外,还要申请各地自己的通行证,并由货主安排人来接,否则就只能在高速卡口长时间等待,吃喝拉撒全在车里解决。
4月22日,在沪宁高速黄栗墅服务区,工作人员对加完油的车辆进行消杀。新华社
4月18日早上,李铁接了一个“顺路”回家的订单,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企业拉货,运至江苏省淮安市。李铁的老家,就在淮安。
当时,李铁所在的苏通大桥服务区距离拉货地点仅20余公里路程。李铁给第一财经记者发来了他领到的电子通行证。这张通行证由客户通过南通市“好通码”小程序申领。
“南通当地只认’好通码’审核后的通行证,其他的通行证申领了也没用,有些卡口不认。”李铁说。不过,虽然准备好了“好通码”,可李铁最终也没有拉成这趟活儿。
首先遭遇的,是严重堵车。高德地图显示,从李铁的位置到进入南通经开区的沈海高速西亭收费站25公里。平常不堵车的话,仅需40分钟左右的车程,李铁当天却足足走了15个小时。
当李铁走到沈海高速南通市团结河大桥路段时,前面的集卡排起了长龙,这里距离前方高速出口有5公里。行驶到距离沈海高速西亭收费站3公里的时候,前方又堵车了,他从上午等到了晚上。
“由于防疫要求,查、测核酸,填报个人信息,还要等待提货点的企业有人过来接,才能下高速。所以每辆车耗费的时间过长,导致严重塞车。”李铁说,前面哪怕是一辆车堵住,后面的车在高速上就动弹不得,哪里也去不了,只能干等。直到4月19日凌晨1时许,李铁才从骑岸收费站出口驶出。
下一个意外,是李铁的绿码转黄了。刚到客户公司仓库,李铁手机就收到一条南通市海门区公安局发来的信息。称因他曾在新冠肺炎疫情区停留,为尽快阻断疫情,他将被赋黄码。李铁马上联系客户,退了这个订单。
李铁决定就此回家。可回家的路程也不顺畅。4月19日下午4时许,当第一财经记者联系李铁时,他正堵在沈海高速的江苏省东台市路段,距离前方收费站16公里的路程显示是拥堵的红色。
此后,李铁又经历了多次拥堵,并最终抵达G2京沪高速淮安收费站。“京沪高速目前正在修路拓宽,有的地方甚至直接封掉了,绕来绕去,最终又多跑了200公里才最终抵达淮安当地的高速出口。”李铁说。
他在快到收费站时接了一个订单,客户要求到淮安市开发区拉货到淮安市淮阴区的乡下地区。李铁通过淮安本地的“淮上通”平台,进行了相应的资料申报。并在卡口进行了抗原和核酸双检,以及当地客户到高速出口迎接之后,李铁才离开高速。
跑完这趟到家,已经是4月20日晚上9时许。
各地都有自己的货车管控平台
不仅有“淮上通”“好通码”,疫情以来,多地都上线了自己的货运车辆管控平台。
“现在到每一个城市都要办理当地的货运通行证。”一位集卡司机表示。
磊哥是苏州本地的货运司机,他告诉记者,集卡进入苏州,在高速卡口需要出示“苏货通”通行证,否则很难进入。
“苏货通”是苏州市于3月26日启用的大货车管控平台。根据“苏州市疫情防控2022年第78号通告”,本市企业有来(返)苏州货运需求的,应提前1天扫码登录“苏货通”平台,如实完整填报企业、货运车辆信息,审核通过后,生成“苏货码”。
据苏州市交通运输局消息,自“苏货通”平台上线以来,已累计审核通过了54万辆次货车进入苏州,“‘苏货通’是全市来(返)苏州货运车辆通行管理的统一平台。”
这是4月22日拍摄的沪宁高速黄栗墅服务区,该服务区设置了专用停车点,服务涉中高风险区的驾乘人员(无人机照片)。新华社
与“苏货通”类似,4月14日起,无锡本地所有收货企业或托运企业均通过“灵锡”APP中“货运申报”系统线上申领“物资运输通行证”(电子通行证),当地要求“所有货运车辆均应持电子通行证进入无锡,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和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