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危机与全球金融危机所共同具有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它们都会破坏反馈回路的稳定性。新经济思维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米尔鲍尔(JohnMuellbauer)和简妮·阿伦(JanineAron)在近期发表的一篇关于这两者关系的文章中对这些高度非线性的过程进行了辨析与比较,以详细阐明气候加速器与金融加速器的性质及两者间所具有的长期联系,为应对当前及未来的相关风险与挑战提供了借鉴。我们对该文进行了编译,供参考。
正文
我们面临着一场气候危机:世界正在以极其危险的速度接近一个灾难性的转折点,到那时全球气候将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全球气候加速器和金融加速器(例如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发挥作用的全球金融加速器)都高度具有非线性反馈回路的特征。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房地产价格不断下跌所造成的影响在金融体系内,以及在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中被放大,从而导致价格的进一步崩溃。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大萧条时期出现了股市下跌、房屋建筑商破产、众多房屋丧失赎回权,以及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倒闭,类似的转折点和瀑布效应也存在于气候危机之中。
这两种危机的共同点之一是,特殊利益和游说活动会导致腐败,从而损害监管体系的功能,以及帮助传播具有破坏性的扭曲事实。共同点之二是,就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球碳排放量而言,全球最富有的国家都为之做出了最大的贡献(ChancelandPiketty2015)。
这两种危机之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即使没有政策干预,房地产价格也存在一个底线,因为低水平的价格最终会带动住房需求作出反应。然而,如果没有政策干预,全球气温本身并不存在一个能够符合大多数人类合理生存前景的自然上限。第二个不同之处在于(影响持续的)时间尺度——金融加速器所产生的影响仅需以月计数;气候加速器所造成的影响则将持续几十年,而由于温室气体存量将持续存在,因此气候加速器的实际影响可能会绵延几个世纪。鉴于此,政策制定者在气候行动上的短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第三个不同之处在于影响的对象——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金融加速器的效应集中在富裕的金融化国家;气候加速器则会产生全球性的效应,并且就中期而言会对许多贫困国家造成最为严重的影响(CruzandRossi-Hansberg2021)。
人们至今普遍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和发生期间,人们并没有很好地理解金融体系和全球经济之间的这种具有高度非线性和不稳定性的联系。然而,这些非线性联系在当前的政策模型中仍然没有被纳入考虑。这是一个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经济学家所设计的气候模型之中,这些模型中同样需要纳入金融和气候相关的非线性因素。即使没有具体的政策模型,政策制定者也需要理解这些双重非线性问题的根本性质。
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后果不仅让人们的注意力离开了应对气候问题时所需的关键性缓解政策,也推迟了为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必要行动。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8)曾写道:“气候变化是一种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全球外部因素,也是当今世界需要用集体行动来解决的最大的问题之一……若我们能确保制定出良好的缓解政策,那么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成本就可以得到控制。关键在于,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框架,并为实现国家的广泛参与提供激励。”然而,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地削弱了用于“绿色化”的财政能力。政府花重金救银行家于水火之中,而这些银行家却选择了保全自己的养老金和奖金,让大量群众去承受高失业率、收入损失,甚至是流离失所的冲击。政策制定者和政界人士的名誉因此受损,而这反过来推动了自由意志主义者(libertarian)或基于民族主义的民粹主义(nationalisticpopulism)的兴起。至此,对于应对气候问题而言至关重要的集体行动被限制。
1、全球气候加速器
全球气候加速器(globalclimateaccelerator):温室气体的积累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进而导致更多的碳排放和更高的气温,最终使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
全球气候系统正在受到反馈回路不断扩增的影响。化石燃料的使用、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过程和集约化畜牧业中释放的甲烷——这些行为和商业模式都产生并积累了大量温室气体,而温室气体积累这一现象本身就会导致进一步的升温,并造成更多的碳排放。当我们突破不同的平衡点时,就会迎来新的会增加出现不可逆转的改变的可能性,而针对每一个平衡点和每一种可能性,目前同样存在一些能够产生相对具有规模性的碳抵消或稳定的方式(表1)。更糟糕的生态平衡状态可能会导致大量物种灭绝、海平面显著上升和其他生态灾难(Hendry2014,Lentonetal.2019,IPCC2021,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2021)。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所发布的每一份报告都描绘了一幅更加令人不安的图景,以期能够让人们知道危险距离我们有多近(图1)。
2、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金融进入加速器
近期一项有关于国际房价周期的调查解释了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双向作用所构建的复杂的互动体系。图2呈现了次贷危机期间美国房价受到了来自哪些方面的负面冲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