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上海市新增新冠肺炎感染者数量持续高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3月26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中路上,市民排队进行核酸检测。
3月29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队队员集结,准备出发。3月28日5时起,上海市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29日下午,由206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岳阳医院医疗队从浦西赶往浦东,支援抗疫一线。
上海,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虽然因为疫情按下“慢行键”,但方舱建设却跑出了“加速度”。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建成后,可提供5万张床位。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上海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上海临港方舱医院……一座座方舱医院拔地而起。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是“四叶草”未改建之前上海最大的方舱医院,要赶在其收治患者之前进入关键区域,获得核心信息,拿到独家采访,需要克服种种困难。采访当日浦东封控,在获得相关部门的许可后,我跟随上海岳阳医院医疗队从浦西赶往浦东,得知该方舱将于隔日收治首批患者。当时上海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开展新一轮核酸筛查。我担心封控限制导致第二天无法过江,索性未返回浦西,于浦东守候一夜,时刻与医疗队负责人保持联系。第二天一早跟随医疗队进入当时上海最大方舱医院——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采写了独家稿件。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人们习惯称其为“四叶草”。8日晚至9日,依托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建设的目前上海最大的方舱医院各场馆陆续完工、分批交付。占地约60万平方米,约有5万张床位……从任务下达,到首批方舱交付,2.5万余名建设者争分夺秒、奋力拼搏,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为上海疫情防控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采访中,我一次次被这些建设者所打动。为了赢得时间,他们24小时轮休作业,仅用四天就完成了首批交付。还有一对“四叶草”工地上的新婚夫妻,他们在不同岗位上工作,期间却极少见面。所在的项目如期完工交付,原定的婚礼却不得不推迟举行。
30岁的张向宇任职于中建三局一公司,4月5日,身在上海其他项目工地上的他接到了紧急任务,立刻参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改建项目。同样的消息,妻子蒋荣娜也收到了,她匆匆收拾衣物,从杭州的项目工地出发,二人双向奔赴,前往“四叶草”。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战疫一线,这些逆行者一张张被口罩遮住的面庞、一双双充满笑意的眼睛,给人以希望。
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曾经面临过不少艰难时刻,但艰难从未战胜过上海。疫情终将散去,更明媚的春光定将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