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工侠说》近期最轰动香港司法界的消息,莫过于上周英国最高法院院长韦彦德勋爵(LordRobertReed)和副院长贺知义勋爵(LordPatrickHodge)辞去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CourtofFinalAppealJudge)职务。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及最高法院立即表态同意两位法官不能继续参与香港审讯,认为香港行政机关已偏离了政治自由及言论自由价值观。
这消息随即引起各界关注及讨论,两位英国法官的决定固然令人遗憾,然而韦彦德勋爵亦书面回覆同意香港一直致力于实现法治并为国际间称颂(「ThecourtsinHongKongcontinuetobeinternationallyrespectedfortheircommitmenttotheruleoflaw」),同时另外9名海外非常任法官决定留任终审庭以表明香港司法机构的公信力。法治是香港的核心价值之一,亦是非常重要的镇山之宝。国家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十四五规划》中,亦将香港定位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
作为我国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辖区,香港应该发挥独特优势,为大湾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和便捷的法律服务。本港拥有大量法律及争议解决专业人才(超过1500名大律师、超过10000名律师、超过1500名外地律师及近千家律师事务所)。这些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士遍及航运、基建和建筑、工程及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根据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进行的2021年国际仲裁调查,香港获选为最受欢迎仲裁地第三位,凸显优势,因此香港应主动争取成为大湾区仲裁中心。
在2019年10月1日生效的《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协助保全的安排》,给予香港律师透过执业考试北上发展机会。随著香港法治根基稳固,在仲裁上亦具有优势,香港仲裁业界在配合大湾区发展的前提下,可参与法治中国建设及协助内地企业走出去等的发展方向。
在4月2日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以「两地仲裁最新发展」为题举办线上讲座。讲者陈晓峰律师分享香港仲裁服务的演变和定位,陈律师亦讲解内地智慧法庭的情况。如在新冠疫情的困难中,智慧法院发挥重要作用,去年全国法院在线立案达1143万宗,在线开庭127.5万场,法院区块链上链存证17.1亿条。而知识服务平台更为全国法院提供智能服务1.4亿次,涵盖类案推送、信用评价、庭审巡查等业务场景。
陈律师特别提及香港法律改革委员会于2021年12月15日发表《与仲裁结果有关的收费架构》(ORFSA)报告书,建议修改香港法例,撤销禁止律师在香港及在香港以外地方进行的仲裁采用「与结果有关的收费架构」的相关规定。这条例修订草案已在3月30日在立法会进行首读及二读,此项改革将令香港与主要的司法管辖区的收费安排看齐,巩固香港作为世界主要仲裁地之一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