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天下》上海封城前做对了一件事,但是却忽略了另一件事,导致产业链断裂的压力愈来愈大。
「今天客户被封了,明天道路被封了,后天仓库被封了,大后天司机被封了,最后自己公司也被封了」。这是上海封城后物流困境的真实写照,并在向长三角其他地区蔓延。
一个点被堵塞,压力就向其他点蔓延,所产生的影响随著时间推移而出现几何级的攀升,最终导致全产业链的阻滞,甚至停产。举个例子,货卡在高速公路上遇到堵车或检测管卡,错过了48小时的核酸检测有效期,被迫再做检测,并继续在道路上等待。这一等可能是几天,货车出不来,就无法运载下一单任务,其它地方也出现物流瓶颈,工厂因为缺乏原料而放慢生产,甚至停产,接下来就是下游工厂也因为原料供应而停产。
现代化生产,全部是依靠供应链而环环相联的,缺少一个零件,缺少一种原料,整个生产过程便无法完成,倒推回去就是其它零件、原料的需求也会放慢。江浙沪地区部分产品无法运输和交割,便将供应链问题传导到全国各行各业,传导到全世界的商店里。这种情况拖得愈久,受到影响的物料、产品、生产、销售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
上海在宣布分区封闭,为实现「清零」而奋力一击之前,做对了一个布局。那就是允许规模以上的大工厂(包括外企),将员工留在工厂,吃住和生产全部在工厂闭环内进行,所以大化工厂、大芯片厂的生产所受到的冲击较小,不少企业仍在正常运作。然而,原物料供应开始亮红灯了。现代企业的库存不多,危险、有害材料的场地库存更受到严格的限制。如今上游工厂停工了,或者运输无法进行,则自己的工厂停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如今出现运输阻塞乃至停顿的,不仅仅是上海一个城市,长三角许多城市都纷纷实施限制准入措施,放大了供应链断裂的风险。据证券时报e公司报道,有货车司机因为行程卡「挂星」,连续27日吃住在狭窄的驾驶室里。能接单的货车愈来愈少,运能短缺令短途车运费大涨。
上海因为物料短缺而造成的减产甚至停产已经不再是个别事件了。据报道,曾经创造速度奇迹的特斯拉工厂停止了它的高速运行。配套企业包括行业翘楚的斯凯孚轴承、维宁尔电子、延锋安道拓座椅供应链都出现了断裂,电力传送系统的塞迪维尔也因为缺少硅料来生产绝缘子而宣布停产。原来装满硫酸,盐酸和氢气的压力容器渐渐见底,集成电路产业链和医药产业链都因原材料缺失,使得生产承受愈来愈大的压力。
中国顶级的线束供应商安波福宣布关闭生产线,员工居家隔离。也许一般人不知道汽车线束是甚么,它是汽车里一个不起眼的配件,其实就是电线群,包括发动机线束、底盘线束、音响线束、空调线束、照明线束等,那是汽车的网络主体,是电气化的神经系统。安波福是国内为数很少的、通过了严苛筛选标准的优质线束供应商,少了线束零件,没有一辆汽车可以下生产线,无论组装线是不是在上海。
上海市预先布局员工进入闭环来维持生产,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但是却没有料到原物料断供的冲击,目前更无法预判疫情封锁何时可以解除。
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地区是世界的加工厂。这里的产业链困境继续的话,可能直接冲击全中国的经济,可能令世界范围内许多货架清空,甚至可能触发一场全球的经济衰退。
希望上海的疫情早日终结,希望市民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可以尽快恢复正常。不过产业链困境,已经在上海,在长三角地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