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6日专讯》标普全球最新PMI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香港采购经理指数(PMI)由2月的42.9下降至3月的42,处于50持平点之下,续创2020年4月以来最大跌幅,反映私营经济连续三个月收缩,新增订单与产量跌幅扩大,内地实施封控,供应商表现续弱,投入成本升幅涨近十年半新高。
*整体营商情绪维持悲观*
香港特区私营经济在3月加剧萎缩。受疫情持续困扰,企业新增的订单与产出量进一步下降,跌幅亦较上月扩大,导致采购活动减少;但就业水平则有所回升。内地实施封控,促使供应商再度延长投入品的交付时间,也令通胀压力愈益加剧,为企业营运添压。此外,整体的营商情绪维持悲观。
不过,企业于月内增聘了人手。业者汇报,由于2月曾紧缩人力,因此在3月追补。
整体投入成本出现2011年10月以来的最大升幅,反映香港特区私营经济3月承受的价格压力大增。随著乌克兰局势推高原材料及运输成本,因此整体投入成本由采购价格带动向上。香港特区私营企业3月的整体营商情绪维持悲观。受访业者继续忧虑,第五波疫情牵动了更多不明朗因素。
*重新扩充人手是良好徵兆,但薪酬受压*
标普全球经济研究部副总监JingyiPan表示,面对第五波疫情的不利影响,以及相应的禁足措施,香港特区私营经济3月有萎缩加剧的迹象。不但需求与产出同时急跌,就连企业的营商情绪也维持看淡。供应链瓶颈因内地封控变得更脆弱,而乌克兰局势则加剧了价格压力,两者都使企业营运百上加斤,因此预料第一季度会出现收缩,影响当季增长。重新扩充人手固然是良好徵兆,但员工薪资目前仍受挤压,经营信心也依然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