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国际航班城市成外防输入重要屏障 专家建议入境隔离点远离主城区、重视通风消杀
时间:2022-04-01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从全球来看,当前西太平洋地区处于疫情高峰流行阶段,受我国周边国家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高位疫情的影响,近期我国境外输入病例明显增多,外防输入的压力明显加大。

自2021年以来,熔断航班数量处于高位,境外赴华政策逐步收紧,但仍有境外病例输入本土,由集中隔离点失守引发的疫情传播也不鲜见。如何筑牢防线,外防输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各地正通过增设抗原检测,设立缓冲区、“健康驿站”等方式进一步筑牢外防输入的防线。受访专家表示,入境隔离点需远离主城区;基于奥密克戎的毒株特点,可在入境隔离的前5天加密核酸检测的频次,并增加IgM抗体检测;同时应重视集中隔离场所的通风、消杀工作,防止病毒经气溶胶传播扩散开来。

外防输入第一道防线在境外在2022年3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我们应该把当前面临的疫情放在全球第四波新冠肺炎流行的国际大背景下来考虑。全球第四波疫情起源于非洲,从2021年11月份开始,逐渐从非洲传到欧洲、美洲,再从欧美国家向世界其他国家传播蔓延。从全球来看,当前西太平洋地区处于疫情高峰流行阶段,受我国周边国家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高位疫情的影响,近期我国境外输入病例明显增多,外防输入的压力明显加大。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国近两年来出现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均由境外输入引发,近期全国疫情的严峻形势与亚洲地区的流行高峰关系密切。

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设在了境外。纵观中国驻各国大使馆发布的通告,境外赴华政策正逐步收紧。以英国为例,自2021年9月2日起,自英赴华人员需在登机前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进行连续7天的自我健康监测,在登机前48小时内进行各1次PCR核酸和IgM抗体检测。

自2022年1月6日起,完整接种了灭活疫苗的自英赴华人员,申请健康码时的核酸和抗体双检测调整为两次PCR核酸检测,两次核酸检测必须都在指定机构进行,赴华人员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在两家不同机构分别检测,也可以选择在同一机构进行两次采样。如果选择同一机构,两份样本必须分送不同实验室。

自2022年3月28日起,英国出发赴华人员登机前“双核酸检测”或“核酸抗体双检测”中的最后一次核酸检测时限由48小时调整为12小时。

侯钰晟在赴英留学前已在国内完整接种科兴疫苗。她于2022年3月8日搭乘MF812次航班自英国中转荷兰,而后又于3月9日飞抵厦门。

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荷兰中转时还需在机场进行1次核酸检测,相当于归国前至少需进行4次核酸检测,为确保万无一失,她总共做了7次核酸。

中国驻美大使馆则发布规定,从2022年4月1日起,旅客需于起飞前一天午后在起飞地一家指定检测机构进行1次抗原检测。其他要求则与自英赴华政策一致。

7天预检测+临行前双检测的要求也在日本实施。自日本返华的王博告诉记者,当地大部分检测机构不具备两个实验室,因而需要在临行前奔波两地进行检测,单次检测的价格约合人民币2000元。

另一方面,熔断航班数量亦在增多。2021年4月,中国民航局对于熔断政策进行调整。航空公司单一入境航班确诊旅客人数达到5例、10例、30例的,分别采取相应的熔断措施,其中达到30例的,当周立即熔断,暂停该航班运行4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的熔断航班数量进行梳理,1月6日至13日,民航局单周发布了41份熔断指令。2月,前述熔断措施得到执行,2月5日入境的俄罗斯航空公司SU220航班(莫斯科至广州)确诊新冠肺炎旅客34例,即日起共计暂停该航班运行6班。3月份,民航局则累计对60个航班发出熔断指令。

侯钰晟所乘坐的MF812次航班自1月31日起,被暂停运行2班。她原定于2月回国的计划也落了空,不得不于英国再等待一个月。

接收国际航班城市成为一道屏障防线一再收紧,为何仍有病例从境外输入?常荣山解释称,一方面,在奥密克戎快速传播的背景下,海外感染人数巨大,返华人员的感染可能性增加。另一方面,部分海外国家已经抱着放松甚至躺平的态度对待疫情,更可能出现核酸检测漏判或误判。此外,我国判定核酸检测阳性的Ct值标准也要高于海外,这也是许多返华人员在海外检测阴性,然而归国后被判定为阳性的原因之一。

新版诊疗方案将出院和解除隔离时的核酸检测标准调整为Ct值大于等于35,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兴旺指出,判定核酸检测的阳性值没有改变,仍然为40,这有利于早期发现病例。

负责接收国际航班的城市成为了抵御境外输入的屏障。自2020年3月23日0时开始,所有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始发客运航班均须从12个指定的第一入境点入境。

这12个第一入境点分别为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上海浦东、济南、青岛、南京、沈阳、大连、郑州、西安。

自同年9月3日起,经第一入境点分流的北京国际客运航班逐步恢复直航。

在2022年3月15日召开的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徐青表示,自3月21日至5月1日期间,5家航空公司22条航线,共计1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