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31日专讯》近来中国内地本土疫情加重,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提出稳定经济的政策要早出快出,人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亦表示要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分析师认为,为完成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同时控制住疫情,中国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紧迫性正在增加。
高盛经济研究认为,随著地方新冠疫情对经济增长的阻力加大,以及决策者坚持全年目标,需要更多政策支持的紧迫性增加。该机构预计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并继续预计进一步的货币政策宽松,包括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
人行一季度调查问卷显示,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降至35.7%,30.6%的企业家认为经济「偏冷」;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亦降至34.4%,34.6%认为经济「偏冷」。
*偏强的人民币起「宽松缓冲器」作用*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表示,展望4月,受当前国内疫情与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实体经济运行受到扰动,货币政策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进一步货币政策宽松似乎合情合理。虽然年初以来中美利差的收窄表面上成为了货币政策宽松的制约因素,但当前偏强的人民币汇率某种意义上可以起到「宽松缓冲器」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下调政策利率并非是唯一选择,从人行2022年第一季度例会表态来看,「著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以及「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都是压降社会融资成本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