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接连发文纾困企业 长三角多措施助力中小微企业节省成本
时间:2022-03-29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虽然面临一定的防控压力,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及时出台了新一轮的助企政策,涵盖财税、金融、重点行业和外贸等诸多方面,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解了一定的压力。

今年春节以来,我国陆续出台政策以应对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影响。

3月28日,在中央层面,国资委发文聚焦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房租减免。地方层面,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则发文明确对已发放的创业组织或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因受疫情影响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可向经办银行申请展期还款,展期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并可继续享受贴息支持。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3月2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75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134例。其中,1219例本土确诊病例中,上海50例,江苏3例,安徽3例,浙江2例;499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中,上海3450例,安徽35例,江苏16例,浙江3例。

虽然面临一定的防控压力,但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及时出台了新一轮的助企政策,涵盖财税、金融、重点行业和外贸等诸多方面,给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带来一定的压力缓解。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虽然减税甚至免税政策对企业来说很重要,但市场环境比政府政策的支持更重要,要根据当下情况对之前已有的政策进行一些适应性调整,才能让帮扶措施更具针对性。

中央连续两周密集发文帮扶企业为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全国层面接连出台了多项减免措施,要把帮扶真真实实落在企业头上。

3月21-23日,国务院及财税部门连续3天密集发声,聚焦今年1.5万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落实工作。3月24日,财政部发文明确2022年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退税不同于减税,对抗风险能力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来说可以直接增加资金量,且存量留抵税额6月底前全额退还,增量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真正做到“雪中送炭”“放水养鱼”。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在3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还透露,目前税务总局已经成立由党委书记、局长王军任组长的退税减税政策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为政策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3月28日,国资委聚焦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工作,明确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参照国家行政区划标准)内承租中央企业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当年6个月租金(四季度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要通过当年退租或下年减免等方式足额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租金。普遍减免3个月租金工作要力争在上半年实际完成主体工作,补充减免3个月租金工作要在列为中高风险地区后2个月内完成。

“对企业实施的减税甚至是免税是很重要的”,曾刚强调,但市场环境比政府政策的支持更重要,要根据企业当下情况对之前已有的政策进行一些针对性调整。

地方多措并举助企纾困近期,长三角不少地区都出台了政策助力企业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在地方层面,政策主要聚焦财税、金融、消费等方面,比如延长还款期限、缓缴税费、银企对接、补贴等。

3月28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本市人社领域全力支持抗击疫情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提出,对已发放的创业组织或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因受疫情影响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可向经办银行申请展期还款,展期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并可继续享受贴息支持。

3月25日,无锡市发布《无锡市关于加大力度助企纾困推动经济稳定健康运行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支持外贸企业线上拓展市场保订单、加强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支持、建立理赔绿色通道等。

苏州在上轮疫情得到控制后,也及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在财税、金融、消费、重点行业、外贸和价格等八个方面明确,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经批准可继续缓缴养老、失业和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缓缴期最长6个月;对上年度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备付期限在1年以上的统筹地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期限不超过一年,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不影响企业信用和职工个人权益记录。

相较于江浙沪地区,安徽此轮疫情确诊数较低,但相关助企措施已经出台并向下落实。以合肥为例,据蜀山经开区发布,3月24日,蜀山经开区举办首次线上银企对接会。活动组织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上海十月资产管理5家金融机构进行在线分享,特医科技、布诺太阳能、尚德建设等开发区企业参与对接。

企业受益于社保返还等举措政策扶持对企业走出困境至关重要,但企业自救也要同步进行。

“地方性人才的引进,培训费用减免、税收降低、房租减免、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方面等政策对企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