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一刀切"管理杜绝"运动式"减碳内蒙古实现能耗"双控"遏制"两高"双突破
时间:2022-03-21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记者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个盟市采访调研发现,内蒙古在2021年一季度结束连续40个月的能耗增长态势,2021年全年能耗“双控”指标保持“双绿”,高耗能高排放的“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基本清退完毕,扭转“十三五”能耗猛增及全国倒数态势,“以能定产”成为常态,有力促进内蒙古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转型升级。

节能降耗与清洁能源齐发力

能耗无序增长被扭转

记者调研发现,内蒙古深刻反思“十三五”期间能耗“双控”指标全国垫底的教训,坚决落实中央部署,出台一系列措施严格控制能耗,“双控”指标实现了从倒数到领先,“两高”项目管理从政策干预向市场引导转变,传统能源和清洁能源供应实现统筹兼顾,能耗无序增长的态势得到扭转。

“通过细化的政策措施,内蒙古能耗降幅排名从倒数升至首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王烨介绍说,内蒙古通过实施工业节能技改计划、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计划、煤电节能降耗及灵活性改造计划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510家工业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和能效提升改造,实施煤电机组节能改造1200万千瓦,同时退出钢铁、铁合金、电石、焦炭等行业限制类及以下产能3728万吨,淘汰落后煤电机组95万千瓦,完成虚拟货币“挖矿”项目清退。“2021年前三季度内蒙古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8.3%,降幅位列全国首位。”王烨说。

内蒙古能耗“双控”的成效离不开对“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有效遏制。针对“两高”项目存量大、待建多,个别“两高”项目“边生产边补手续”的问题,内蒙古从产业准入、用能预算、淘汰改造、电价机制、能源结构、金融信贷等多方面构建起衔接有效的政策体系,通过“遏制一批、置换一批、缓建一批”,合理控制“两高”产业规模。

“截至2021年三季度,内蒙古停建不符合条件的‘两高’项目58个,缩减建设规模的‘两高’项目22个,压减‘十四五’新增能耗6400万吨标准煤。”王烨说,在内蒙古2021年计划实施的重大项目中,“两高”项目占比下降2.5个百分点,投资额占比下降4.1个百分点。

记者发现,在2021年国内煤价上涨、电厂发电成本严重倒挂的情况下,内蒙古“保外送、压自用”,在全力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以清洁能源发展推进能耗“双控”。这其中,内蒙古全年煤炭产量10.63亿吨,电力外送能力达7000万千瓦,覆盖华北、东北、华东和西北地区,外送电量2467亿千瓦时,连续17年居全国首位,一批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也在规划建设中。

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内蒙古在做好煤炭等传统能源保供的同时正不断调整能源结构,能源供应正向清洁能源转变,内蒙古也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率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030年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发电总量。

构建常态化管理机制

避免出现“一刀切”

采访中记者发现,从最初的制定应急措施转为如今的常态化发展,这一过程中内蒙古各盟市主动作为转变思路,减少“一刀切”管理,杜绝“运动式”减碳,更加突出用能效率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强化价格引导的市场调节机制,将“以能定产”从应急手段转变为长效机制,使得2021年内蒙古能耗“双控”与遏制“两高”工作实现质的突破,也实现了地区能源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提档升级。

作为内蒙古重要的能源大市,鄂尔多斯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特点,突出用能效率的引导作用,以能耗强度考核为重点,倒逼高能耗产业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和生产技术水平。鄂尔多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黄伯韡表示,2021年当地合计削减存量能耗47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强度预计下降5.6%,以能源消费1%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7%的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和碳排放增长的依赖大幅降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发展得到进一步加强。

不仅如此,鄂尔多斯利用部分削减指标建设远景现代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其工艺技术装备和能效水平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和国家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能耗强度不到全市平均水平的50%,上汽红岩新能源重卡等一批上下游配套项目落地实施。“通过用能指标‘腾笼换鸟’,一批高附加值、低能耗强度的‘风光氢储车’装备制造项目落户鄂尔多斯,对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构成强有力的支撑。”黄伯韡说。

记者调研发现,在能耗“双控”工作开展初期,内蒙古一些盟市为实现指标“双绿”,曾采取过较为严格的政策调控。但随着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以价格引导为代表的市场自发调节正成为内蒙古能耗“双控”工作的重要实现途径。

包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强嶽说,内蒙古调整完善高耗能行业电价政策和电力市场交易政策,从2021年起取消蒙西地区高耗能行业优惠电价,通过将电价实行市场化交易等措施,以市场价格手段调控企业用能,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倒逼“两高”行业转型升级,推动“两高”行业实施绿电替代。

采访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群众表示,内蒙古各盟市在“双控”与“两高”工作中均曾面临各类困难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