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发展新格局 补齐共同富裕示范区"短板"浙江多措并举支持山区26县发展
时间:2022-03-21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浙江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短板”在山区26县,潜力也在山区26县。

3月13日,浙江省经信厅发布《浙江省产业链山海协作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指出,到2023年,协助山区26县招引重点产业链项目100个以上,培育新上规企业500家;到2025年,分别达到200个以上和2300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100亿元的县达10个。

此前印发的《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也明确提出,通过持续深化山海协作工程,着力做强26县主导产业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等方式,争取到2025年,26县人均GDP超过全省平均的70%,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山区26县能否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能否取得标志性成果,事关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全局。”据了解,山区26县的土地面积约为浙江全省的45%,人口接近24%,但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

丽水市遂昌县,是浙江省西南部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该县一位政府工作人员日前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县将继续围绕金属制品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工业,加快新型城镇化和数字化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浙江省推行山海协作工程,引导发达地区与山区县帮扶合作,已积累了诸多良好经验。“后续需要注意的是,类似区域合作一定要遵循产业发展的逻辑,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建立在双方互有合作意愿的基础上,如此才能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效果。”

底子薄、潜力大

浙江省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山区26县主要位于浙江省南部,分布在衢州、金华、台州、丽水和温州市。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和宁波市有7个县(市、区)GDP超过2000亿元,而山区26县中GDP最高的温州市平阳县仅为600.51亿元,最低的景宁县GDP仅为80.67亿元。

2021年,山区26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增速比全省高1.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分别增长22.8%和16.6%,增速比全省分别高5.0个和2.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2021年山区26县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2139元、53710元和27619元,比上年增长10.9%、9.8%和11.1%,增速比全省高1.1个、0.6个和0.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稳步缩小。

浙江省政府特约研究员、浙江省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名誉会长周德文的家乡、衢州市下辖的江山市即是山区26县的一员。他认为,由于区域和产业发展不均衡,山区26县成为了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短板”。“当然,这也意味着山区26县的经济提升空间大,发展潜力大,只要政策得力,发展速度也能超过发达地区。”

浙江省公布的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21年,遂昌县GPD仅为153亿元,位列浙江省区县第81名,在山区26县中也居于末尾。值得一提的是,同期,遂昌县也呈现出经济稳中向好、快速增长的强劲态势,GDP以同比增长12%的速度位列山区26县第一位、浙江全省第二位。

上述遂昌县政府工作人员介绍,2021年以来,遂昌县践行工业强县战略,推动生态工业实现规模化、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升级。今年2月17日,浙江遂昌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运行,填补了该县无省级经济开发区的空白。

“开发区一经成立就吸引了两家来自杭州市萧山区的企业投资设厂,主要生产光电专用环氧树脂、电解液和催化剂等。”上述遂昌县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2019年以来,遂昌县已在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嘉兴市南湖区、绍兴市下辖的诸暨市等地建立并运营“产业飞地”“科创飞地”“人才飞地”,利用抱团发展模式,拓展消除山区县域内集体经济薄弱村。

遂昌县还先后与上海市虹口区、闵行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科创“飞地”。项目定位为遂昌县在沪企业总部、税源基地,并承担遂昌县日常对外推介、在沪产业门户和“城市会客厅”职能。

因地制宜做强“一县一业”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26县是突破口,也是关键点。

根据浙江省经信厅发布的《行动计划》,浙江将以产业链延链补链为小切口,探索实施“一企一县”,引导发达地区1~2家龙头企业与山区26县企业建立“1+N”产业链延链合作,实施一批产业链协同项目。

同时,鼓励发达地区与山区县结对建设飞地小微企业园,引导山区26县在发达地区建设一批科创和数字经济“飞地”,累计建设各类“飞地”30个以上,实现省级小微企业园山区26县全覆盖。

浙江省经信厅印发的《关于支持山区26县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则明确,组织实施山区26县生态工业发展“攀登计划”,并提出了18条具体工作举措。

根据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山区26县年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0家左右,山区26县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17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各县均超过8亿元、超百亿元的县达10个以上,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跨越发展类和生态发展类县分别达到25万元/亩和20万元/亩。

《若干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