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振兴怎么办田间地头听"民声"--来自青海的春耕观察
时间:2022-03-17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地处黄河和湟水河谷地的海东市,既是青海省农业发展的“主战区”,也是全省乡村振兴的“主阵地”。2021年以来,海东市聚焦“六稳”“六保”,抓紧“粮袋子”“菜篮子”生产,多举措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春耕时节,记者深入走访了海东市多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负责人和部分村庄群众,听他们算收成、谈规划、说期盼、道苦忧……从中发现,这个青藏高原上最为重要的农业区虽然挑战仍在,却也出现新变化、孕育新机遇、展现新愿景……

山中共话“猪周期”

“前两年生猪价格好的时候,准备建个生猪养殖场,等建好投入之后,生猪价格跌到了谷底。”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西村一条荒沟里,家庭牧场主李宪惠一脸愁容:“这猪咋卖?不卖吧,饲料成本持续增长快负担不起了。卖了吧,1斤我要亏3元钱。肥猪料、母猪前期料、仔猪开口料等等,各种饲料还涨个不停。”

打开李宪惠手机微信,各种饲料销售群占据置顶聊天。“你看我们的聊天记录,全都是‘价格太高买不起了’‘能不能先欠着’……”

由于养殖场有严格的环保要求,只能选址在远离村庄的山沟里。李宪惠和堂妹李宪萍当年舍弃城市生活返乡创业时,虽然面对荒山围绕,却踌躇满志,眼中满是生机和商机。

2019年,李宪惠和李宪萍共同投资50万元,开启了生猪养殖场的创业之路。2020年,购进18头母猪、40多头小猪。盘算着2021年就能出栏八九十头生猪,姐妹俩感觉辞去城里的工作来养猪,这条路走对了。

可谁想,2021年生猪价格大跌,“我和妹妹总共亏了近20万元。现在是进退两难,实在扛不下去就只能清圈了。”李宪惠几度哽咽。

相比李宪惠的“清仓”,朵积文却在“猪周期”里嗅到了商机,“虽然年前亏本卖了80头猪,但后续我还要建圈舍、进设备,继续补栏扩大养殖规模。”

乐都区芦花乡九架山村的朵积文告诉记者,根据他的判断,生猪价格已经不能再低了,看好行情走势,估计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会有反弹。现在清圈淘汰的小型养殖场很多,低价购买后备母猪,繁育后年底就可以出栏一批了。“猪饲料大部分都是我自己种的,成本降低了不少,完全有能力撑到生猪出栏。”

“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猪周期”几多欢喜几多愁。以往,农村家家户户都在养猪,养个三五头,把猪喂肥自家有的吃就行。现在,养猪成了一门“技术活”,要有准确的市场判断、丰富的养殖技术、一定的资金实力,更要经得起暴利诱惑。短线投机定会赔个“体无完肤”,长线投资才能胜出,有经验、有头脑、有规划的养殖户才能抗得住市场风险,持续良性发展。

一样种土豆喜忧两重天

一年之计在于春。惊蛰过后,青海东部农业区便开始了土豆播种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海东市乐都区马营乡胜利村,家庭农场主侯富财却满脸愁容,看不到一丝春播的期待与喜悦。“马上就要开始种新土豆了,去年的旧土豆还没卖出去。”

2013年创办家庭农场以来,侯富财大部分的田都在种土豆。去年亩产土豆两三千斤,180亩地的土豆总产200多吨,还有180吨在地下窖里存着卖不出去。

土豆产业在青海省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仅次于油菜的农作物,在青海东部农业区广泛种植。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宋世辉介绍,2021年,全区耕地面积45.6万亩,其中土豆种植19.57万亩,总产40万吨。“前期交易了20万吨,目前还有一半的土豆待售。”

在乐都区共和乡大庄村的村委会办公室,村民们正在申报今年自家的土地信息。“4亩地,还是种土豆。”大庄村村民李尔伟打开土地确权证递给村主任,转过头对记者说:“往年土豆每斤都在8毛到1元钱,去年地头价跌到3毛了,4亩地的土豆到现在1斤都没卖出去。不种不行,如果行情好些土豆还是能挣钱的,我们村都是山地、旱地,种其他的基本都赔钱。”

“全村80%的土豆没卖出去,每家每户产量少,山路又不好走,收购商挨家挨户收嫌麻烦。”乐都区李家乡马圈村党支部书记李岩指了指身旁的李守杰说,“村上就他卖得最好,140吨土豆全部卖出去了。”

2019年,李守杰创办了以土豆、大葱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种植土豆200亩。“这两年,来自省内及甘肃的收购商都是直奔我家地头收购土豆,跟他们合作了很多年,知道我的土豆品质好、产量高。”

宋世辉说,“今年我们还要继续在土豆上做文章,因地制宜搞土豆产业。鼓励大规模连片种植,为土豆产业机械化创造条件。”

“三步走,这是我们今后发展土豆产业的基本规划。”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余国平介绍说,脑山地区发展种薯培育,满足本区及省外薯种更新换代需求;浅山地区发展商品土豆,推广机械化,向绿色有机方面发展;湟水谷地,利用温棚设施种植蔬菜土豆,由电商、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逐步提高土豆产业效益。

蒜与蒜苗的“种植辩证”

2019年6月,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加定镇扎隆口村至乐都区碾伯镇的“最美公路”建成通车。这条省道,不仅是青海省“网红打卡”的生态路,也是沿线村民脱贫致富的小康路。

“湖北、贵州的蒜苗下市的时候,正是我们寿乐镇蒜苗上市的季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