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2月20日,在涌容汇第4期的活动上,盟浪科技董事长、前招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和TheMarchGroup创始合伙人、前维港投资董事、前Celsius(CELH)董事长刘梓浩TonyLau展开了一场线上对话,对话的主题围绕着可持续发展、ESG与影响力投资展开,其间两位嘉宾精采观点纷呈,即有对中国ESG历史的回顾、现实的点评,亦对有未来的展望与思考,或对中国的ESG投资具有一定的镜鉴意义。智通财经APP为此根据对话选编出此文,以飨读者。
观点概要
1、招商银行和维港投资对这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马老师:
●招行出面和国内几个大公司,包括万科和TCL,联合一些跨国公司成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是中国第一个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组织。后来这个社会责任同盟做了很多工作,促进第一批企业公布ESG报告,去年年底A股市场已经出现了1000多份ESG报告;
●在我担任行长期间,招行在ESG上有两个方面比较突出,第一,在环境方面是一票否决制,凡是污染环境的,基本上一票否决,政策上明确规定;另一方面就是扶贫,扶贫政策制定得比较早,定点帮扶云南武定县已逾二十年,提出不脱贫不脱钩,脱贫以后也不脱钩,还在这个地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规划,招行在企业社会价值和追求经济效益方面努力实现一致,跟ESG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契合;
●维港在数据化(人工智能)方面和邮储合作,特别是通过手机就能够了解客户的风险程度,把不良率降到一点几,非常成功,相当于给普惠金融以及社会价值做贡献。
Tony:
?李嘉诚先生在1980年成立了李嘉诚基金会,至今,李先生已捐出总款逾300亿港元,其中80%在內地和香港。李先生认为医疗和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尤为重要,一直是李嘉诚基金会项目发展的核心部分。在2000年代初为了让基金会在全球更有影响力,李嘉诚先生和周凯旋女士共同成立维港投资,开始布局全球前沿科技;
?在李先生和周女士的领导下,维港投资成为全球科技投资领域中的佼佼者,除了给基金会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回报以外,每一笔投资都有一个社会价值的衡量,在创造社会价值以外,终极目标是希望创造理念的价值。通过投资影响力,让更多有影响力的人也有这个想法,通过科技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维港投资,我们都会思考当前有什么社会性的问题,非常苛刻地思考和审视自己,审视身边的社会问题,审视世界性的问题,有问题代表有改善空间,有改善空间代表投资机会,而且问题足够大才有更大的回报的可能性;审视完问题后,还要看未来有什么新的科技,投研新科技,用未来的科技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
2、马老师成立盟浪科技、Tony成立TheMarchGroup,两位的初心和愿景是什么?有多大的愿力在一线推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马老师:
●做公益肯定要先对商业有所了解,社会公益的发展也需要商业影响力,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管理公益组织,进行信息披露,内审外审的信息要透明,才能减少外界的质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很多企业家和社会人士都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但是光靠传统的捐赠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必须解决产生问题的根源;
●疫情的频繁出现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而气候变化和人类过去的生产方式有关,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习主席提出双碳目标和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全社会的热情空前高涨;
●要想真正让ESG深入人心,变成可执行的经济活动,它的动力除了相关的理念以外,还需要一个生态,这个生态需要交流的平台、标准、评估机构和法律咨询,才能引导大家的行动,盟浪科技可以形成一个标准和方法,引导大家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推动其健康发展。
Tony:
?这次疫情给我们其中一个的教训,就是我们没有足够好的科技手段和合作模式来应对全球性的危机。下一个全球性问题一定会来临,可能是气候问题、可能是超级病毒、可能是战争、可能是可持续发展。如果要解决下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仅需要新的技术、新的方式和新的模式,而且这个模式肯定是一个公开的、全面合作的模式;
?我们坚信投资颠覆性科技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最好路径,而我们有幸得到全球各个领域有影响力和资源的企业、家族的支持,我们希望可以把这些资源、理念整合在一个平台,以一个新的模式,真真正正地解决一些全球社会性的问题;
?物换星移,日新月异。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选择将对未来造成颠覆性的变革。
3、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可持续发展、ESG和SDGs这些概念都特别抽象,有没有一些比较好的思路,在做创新的时候,可以更加规模化输出这些理念,让这些理念变成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的共识?
马老师:
●ESG包括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这次疫情之后,大家形成的共识越来越多,但这些思想的形成都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是上个世纪提出的,并不断演进。从谢尔顿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企业不光为自己赚钱,还得为社会负责),后来遭到了弗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