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9日专讯》医管局表示,为执行「减死亡、减重症及减感染」的抗疫策略,该局已采取不同措施,加强支援社区的2019冠状病毒病确诊病人,特别是较高风险患者,以减低病情恶化的风险,而隔离护理观察系统亦将在短期内启用,透过网上新平台支援确诊病人。
*护士团队主动接触当高风险病人*
医管局透过加强支援社区的确诊病人,落实分流分层照顾患者,将医院服务预留予重症病人优先接受治疗。医管局发言人表示,该局会尽早识别在社区的较高风险确诊病人,包括70岁或以上长者、五岁或以下小童、怀孕28周或以上的孕妇,以及免疫力受抑制的病人。
为免病人的病情转差,上述较高风险病人可透过以下渠道接受医疗及支援服务,包括:(一)预约到医管局辖下指定诊所求诊。若名额已满,患者可按诊所安排到诊所取药,纾缓病徵;(二)「护讯铃」护士团队会每天检视确诊者名单,主动接触当中的高风险病人,评估他们的健康状况,提供相关资讯及支援,并按需要建议病人到指定诊所就医;及(三)致电医疗查询支援热线:1836115,可按需要转介医生提供遥距电话诊症服务,目前共设100条电话线予有需要人士查询。
*加强向院舍外展及遥距诊症的医疗服务*
隔离护理观察系统亦将在短期内启用,透过网上新平台支援确诊病人。发言人说:「在社区的确诊病人会收到附有连结的短讯,可透过连结登记及在网上报告严重病徵,系统会提供健康建议及相关资讯平台,亦设渠道供报告确诊后指定日子的快速测试结果,相关详情稍后公布。」
安老院舍支援方面,医管局社区老人评估小组已加强服务,当中包括加强外展及遥距诊症的医疗及护理服务,以及支援安老院舍为可能需要入院接受紧急医疗护理的病人作出相应安排。按临床指引及病人情况,医生亦会处方新冠病毒口服药,至于病情较严重的长者则会安排送院治理。
*轻症确诊病人在隔离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
至于其他轻症确诊病人,在社区隔离期间应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做好预防感染措施,并时刻留意身体状况。如果患者有以下紧急症状,包括服用退烧药后仍持续两天以上发烧超过摄氏38.5度、体温摄氏35度或以下、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胸部或腹部疼痛、头晕或意识混乱、脚步虚浮不稳、孕妇的胎儿活动减少,持续不能饮食或腹泻及呕吐超过两天,建议前往急症室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