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做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来自海外的“问题和挑战”在中短期内大概率还将延续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政府工作报告》”)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部分,针对全球形势指出四点。第一,“全球疫情仍在持续”。3月5日当周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为1,017.19万例,虽然较前值少增86.49万例,较1月29日当周少增1280.36万例,但是就绝对读数而言,依旧位于高位区间。我们坚持在《英大宏观评论:发达经济体通胀高点大概率位于2-3季度,“灵活适度”主基调或将贯穿1-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220214)》中“2022年彻底战胜新冠肺炎概率不大”的判断。第二,“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2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录得53.60,虽然较前值上行0.40个百分点,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并未缓和,大宗商品价格迭创新高压制全球需求,以及“俄乌冲突”短期大概率还将升级的背景下,预计年内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难以大幅上行,且全年大概率“前高后低”。我们坚持在《英大宏观评论:发达经济体通胀高点大概率位于2-3季度,“灵活适度”主基调或将贯穿1-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220214)》中“全球经济高点已过,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较2021年确定性下行”的判断。第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进入3月,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与WTI原油主力合约双双突破130美元/桶,且双双创2008年7月以来新高,与此同时,有色金属价格集体冲高,其中,LME铝与LME锡双双续创历史新高,LME铜即将突破前期高位。值得指出的是,全球定价的国际油价与有色金属价格冲高,符合我们在《英大证券2022年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展望:5.5%引领投资与金融,油铜冲高,金猪蓄势,债强股不弱(20220119)》中“(2022年1季度)油铜冲高”的判断,也符合我们在《英大宏观评论:“俄乌冲突”利空全球经济,国际金价或“短多中多”但国际油价或“短多中空”(20220301)》中“国际油价或‘短多中空’”的判断。第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外部环境主要指的是“俄乌冲突”。俄罗斯提出乌克兰“非军事化”的目标,对于乌克兰而言难以接受,而乌克兰要求加入北约,对俄罗斯而言同样难以接受,与此同时,英美两国出于自身利益并不希望俄罗斯与乌克兰谈判达成协议。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坚持在《英大宏观评论:“俄乌冲突”利空全球经济,国际金价或“短多中多”但国际油价或“短多中空”(20220301)》中“‘俄乌冲突’短期大概率还将升级,中长期或将不乐观”的判断。
二、国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短期难以得到大幅缓解
针对国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七点。第一,“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该提法源自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目前情况看,“预期转弱”这一压力有可能面临修正,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2月制造业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与非制造业PMI业务活动预期分别录得58.70、60.50,分别较前值上行1.20、2.60个百分点,分别创2021年8月、2021年3月以来新高,表明市场预期可能有边际好转。第二,“局部疫情时有发生”。我们认为,“国外疫情输入不停,国内疫情反弹不止”。在西方国家放开疫情管控的背景下,我国疫情出现较大程度的反弹:3月1-5日全国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数为1342例,远高于2月同期的201例,也远高于1月同期的807例。从目前的趋势看,3月我国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数大概率高于2月与1月,也就是说,短期之内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有恶化的迹象。第三,“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其中,“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对应“三大压力”中的“需求收缩”:在上文“短期之内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有恶化的迹象”判断的背景下,预计消费增速难以大幅上行,对这一判断形成支撑的因素还包括1月CPI当月同比为0.90%,低于预期0.10个百分点,较前值下行0.60个百分点,创近4个月新低;在2022年PPI当月同比大概率前高后低的判断下,预计下半年我国PPI当月同比将面临较大压力,对下半年的出口增速形成一定压力。“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对应“三大压力”中的“供给冲击”。我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长年以来稳步攀上,2021年3月达到73.90%,创1995年1月以来新高。随着我国GDP总量的不断上行,预计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大概率还将继续上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主因全球定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冲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多地反弹,即使中央对中小微企业的纾困政策不断出台,中小微企业经营依旧面临很大困难,体现为2月小型企业制造业PMI仅录得41.10,不仅远低于荣枯线,且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如果剔除掉2020年2月的26.10%,则创2013年1月有数据记录以来新低。“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主因2022年城镇调查失业率面临两方面的利空:一是出口增速下行;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压力犹存。预计2022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大概率较2021年上行,也就是说,高于2021年5.12%的均值。
国内“面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