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局:非金融杠杆率趋稳
时间:2022-02-21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2月15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公布《2021年度中国杠杆率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21年宏观杠杆率从2020年末的270.1%降至263.8%,全年下降6.3个百分点,实现较大幅度去杠杆。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提出,从杠杆率结构上看,2021年非金融企业部门在去杠杆过程中贡献最大,全年共下降7.5个百分点,而银行流动性收紧是重要影响因素。另外,严监管下,影子银行规模不断压降,亦推进了非金融部门杠杆率降低。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以稳增长为重要方向,预计会加大货币政策总量宽松力度,进一步加强对非金融企业的支持,流动性会稳中趋松,企业融资成本目前亦有所下降。从今年来看,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或将趋稳。

流动性收紧影响

《报告》显示,2021年,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共下降7.5个百分点,从2020年末的162.3%下降至154.8%,四个季度分别下降了0.9、2.6、1.6和2.4个百分点。企业去杠杆的态势非常明显,下半年杠杆率的降幅超过了上半年。

2020年受疫情冲击,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上升了10.4个百分点,而该涨幅中的大部分已经在2021年被消化掉。经比较,目前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仅比2019年末高2.9个百分点。

记者了解到,2021年全年来看,货币政策偏紧。一季度企业贷款利率和票据融资利率都有所上升,2020年为应对疫情所推出的临时性放松政策基本都退出,上半年的信贷增长基本回归常态。2021年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率已经下降到历史较低的位置,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降至2.00%,商业银行超额备付金率降至2.05%,尤其是二季度末的超额准备金率达到最低。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告诉记者:“2021年,非金融部门杠杆率降低幅度最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银行流动性收缩,供给不如2020年充分,开始转弯;另一方面,企业的投资意愿有限。”

央行2021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我国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不搞“大水漫灌”,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2020年5月后货币政策逐步转向常态,2021年以来保持了前瞻性、连续性、稳定性,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从两年平均看,2020年~2021年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9.5%和11.8%,同两年平均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得益于此,我国非金融部门债务增长相对克制、可控。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央行在2021年下半年有所放松,但银行间资金的投放基本稳定,于2021年7月和12月进行了两次降准。另外,《报告》显示,2021年下半年的贷款利率也有所下行。2021年全年企业贷款利率为4.61%,而四季度的企业贷款利率已经降低到4.57%,全年利率是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票据融资利率下降的幅度较大,从2020年四季度的3.1%降至2021年四季度的2.18%,票据利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企业融资需求有限,部分商业银行只能通过票据贷款来完成信贷投放任务。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2022年年初公开表示:“当前重点的目标是‘稳’,政策的要求是发力,其中包括充足发力,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

从具体操作上,2021年12月,1年期的LPR利率在时隔1年半后首次下行,从3.85%下行至3.8%,紧接着于2022年1月20日再次下行至3.7%,企业融资成本也将随之有所下降。《报告》预计,2022年会加大货币政策总量宽松力度,对非金融企业的支持会进一步加强。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佩珈表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要以稳增长为重要方向,流动性会稳中趋松,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信贷、各类非银金融机构以及市场资金、境外债等,流动性宽松将推动银行信贷规模上升。但债券发行尤其是境外发债等资金难有明显增加,整体看,2022年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可能将改变去年降幅较大的局面,呈现一种稳定状态。”

影子银行持续压降

招商证券研报认为,2016年,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剧增的背后,是影子银行体系的过度发展。

企业去杠杆其实是依赖于金融去杠杆,尤其是清理影子银行、控制金融体系内部过多中间环节等工作。而至今,我国影子银行规模不断压降,亦是非金融企业杠杆降低的原因之一。

《报告》显示,2021年,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三项表外融资净减少2.67万亿元,比上年多减1.35万亿元。金融去杠杆以来,影子银行总共压降了20多万亿元规模。

记者了解到,影子银行压降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资管新规对于银行表外业务施加了较强的监管约束,过去通过影子银行向一些限制性行业提供信贷资金的渠道被堵死。二是央行不断创新信用直达政策工具,促进银行信贷直达,而不必绕道影子银行。三是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严格限制,不再允许影子银行向地方政府提供隐性贷款。总体上,大量表外融资回归表内,增强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从监管方向来看,2022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类信贷影子银行规模较年初减少4.2万亿元,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