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支持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情况(观看直播回放)。
在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就业司司长哈增友表示,浙江省委省政府切实承担主体责任,立足省情和发展实际,构建新型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落实落地,部分工作已经形成亮点、取得一定成效。
浙江已初步形成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政策体系
2021年,浙江省人均GDP达到11.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21年、37年居全国省区第一位。
浙江省发改委主任孟刚介绍,截至目前,省级部门聚焦重点领域已出台了64个专项政策意见,形成了“共性+个性”的政策工具箱。总体看,浙江已初步构建形成了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
截至目前,财政部、民政部等20个国家部委(单位)通过专项政策、合作协议、试点批复等形式支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国家发改委还将围绕收入分配、公共服务、城乡融合、产业发展等领域陆续出台多个专项支持政策。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国家电网等13家央企(金融机构)出台行动方案或与浙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建筑等7家央企与文成县等7个山区26县创新建立“一对一”合作关系。国家各个层面的支持,给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
下一步,浙江省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具体要求,以更加务实高效的实际行动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着力为全国提供先行示范经验。
除了杭州市区,浙江全面放开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落户限制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陈中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浙江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重点群体就业的政策体系和工作举措,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陈中表示,浙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比较丰富。除了杭州市区,全面放开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杭州的落户条件为本科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到浙江工作,可以享受2万到40万不等的生活补贴或购房租房补贴。
大学生如果创业失败,贷款10万以下的由政府代偿
陈中透露,大学生想创业,可贷款10万到50万,如果创业失败,贷款10万以下的由政府代偿,贷款10万以上的部分,由政府代偿80%。大学生从事家政、养老和现代农业创业,政府给予10万元的创业补贴,大学生到这些领域工作,政府给予每人每年1万的就业补贴,连续补贴3年。
大学生到浙江实习的,各地提供生活补贴。对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发放每人3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欢迎全国的高校毕业生到浙江来就业创业。
陈中称,浙江是用工大省,省外务工人员在浙江有2300万,他们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浙江,省外务工人员与本地户籍的劳动者享受同等的就业创业服务和政策。另外,浙江还开发不讲技能、不讲学历、不讲年龄的爱心岗位,专门安置脱贫人口,保证他们的月薪4500元以上,去年全省有脱贫人口225万。
去年,浙江专门出台了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办法,主要是放开了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支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单险种参加工伤保险;我们还要求平台企业发挥数据技术优势,合理管控在线工作时间,对连续工作超过4小时的要安排工间休息。
陈中表示,当前,浙江省正在谋划构建共富型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努力打响“创业就业在浙江”品牌,帮助重点群体提升就业质量,加快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政府要搞“福利主义”?坚决防止落入养懒汉陷阱
对于共同富裕,有人认为这下可以“躺平”“等靠要”了,也有人认为政府要搞“福利主义”了,对此,哈增友表示,“我们也注意到社会上确实存在这些模糊认识。我借这个机会我重点从两个方面来澄清。”一方面,必须明确的是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
共同富裕等不来,也喊不来,必须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需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真正实现人人享有。“下一步,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勤劳致富精神,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创新创业创造迈向幸福美好生活。"
另一方面,需要坚持的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地推进共同富裕。所谓“尽力而为”,就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提高全体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所谓“量力而行”,就是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一定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不能好高骛远、吊高胃口,作兑现不了的承诺。即使将来发展更好、财力更雄厚了,也不能提过高的目标、搞过头的保障,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
对于各地党委政府来讲,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