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美采购未达标,监管忧煤超疯重临,沪指三连升
时间:2022-02-09 00:00:00来自:经济通字号:T  T

《神州经脉》沪深股市经历昨日(8日)震荡,今日在重磅中移动(沪:600941)上演三连涨更涨停之下,加上酿酒、地产板块造好,沪综指全日收升0.79%,报3479.95点,虎年开局录得三连阳。深市昨日崩跌后今日回稳,午后数字货币、信息安全、边缘计算等概念拉涨,深成指复仇涨1.55%,创业板指扬1.3%。

节后收水持续,人民银行进行200亿元(人民币.下同)7天期逆回购,公开市场今日净回笼1800亿元,本周三日累计净回笼4400亿元。中移动股价报喜带旺交投,两市全日成交9318亿元,回到春节收炉前水平,按日增6%。

瑞士百达资产管理周三称,在1月的大幅抛售之后,股市前景可观,该行将中国股票评级从「中性」上调至「正面」;对中国国债仍持增持立场,因美联储踩下刹车而中国人行的政策正变得更加宽松。

*今日新闻精选*

1.美国统计局(U.SCensusBureau)周二(8日)公布,2021年美国对华商品贸易逆差扩大450亿美元或14.5%,至3553亿美元,为2018年创下4182亿美元纪录以来的最大逆差。不过,中国远远没有实现在2021年12月31日前要完成2017年基础上增购价值20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制成品、能源和服务的承诺。据《路透》引述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ChadBown对上述官方贸易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仅完成了商品和服务采购目标的57%。中国对第一阶段协议中所涉及商品、能源和服务的购买规模甚至不足以回到2017年基线水平,换句话说,中国对特朗普协议中作出的2000亿美元增购承诺的执行率为零。分析显示,过去两年中国的农产品采购量超过了2017年的基线规模,但也只达到了739亿美元的该类产品两年增购目标的83%。

2.美国商务部2月7日宣布将33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未经核实清单」(UnverifiedList),针对美方做法,中国商务部表示坚决反对,美方应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商务部网站发布发言指出,美方以所谓「无法令人满意地完成最终用户访问而导致其诚信无法核实」为由,将中国实体列入「未经验证清单」,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应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回到合作共赢的正确轨道,与国际社会一道,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世界经济复苏多做贡献。此外,针对美国国会众议院日前通过「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周二(8日)发表声明,指法案涉华内容充斥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诋毁抹黑中国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鼓吹对华战略竞争,借涉台、涉疆、涉港、涉藏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该法案名为增强美国竞争力,实为遏制和打压中国的创新与发展,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中方强烈敦促美国国会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立即停止推进该法案,以实际行动维护两国关系的大局。

3.春节后动力煤连续两日涨幅超过5%,让市场联想起去年下半年的「煤超疯」行情,不过当局及时出手,内媒《界面新闻》引述业内人士透露,今午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将主持召开视频会议,专题安排稳定煤炭市场价格工作并约谈部分价格虚高企业。参会的单位包括山西省能源局、内蒙古能源局、山西省发改委、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河港集团等。此外,郑州商品交易所早前将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的保证金上调10个百分点至50%。据内媒引述分析,为配合冬奥会能源供应,近期国家能源主管部门进一步要求京冀周边电厂将电煤可用天数补至30天,进而增加了煤炭采购需求,重大活动和生产管控因素联合推高了动力煤价格。此外,针对近期铁矿石价格出现异动的情况,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联合约谈有关铁矿石资讯企业,要求提供发布信息的事实来源,提醒告诫相关企业发布市场和价格信息前必须认真核实、做到准确无误,不得编造发布虚假价格信息,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得哄抬价格。

4.国家卫健委公布,2月8日,全国确诊者新增确诊110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其中本土病例73宗(广西72宗均在百色市;辽宁1宗在葫芦岛市),含2宗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广西。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动态清零」政策是迄今最佳的疫情防控方式。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令中国疫情较全世界平均水平低几百倍。在早期武汉爆发疫情时,中国出现几千名患者死亡,但之后几乎再未出现感染新冠死亡的病例,数据足以证明「动态清零」不仅对疫情防控和减少死亡病例行之有效,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非常有效。

5.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中证监近日联合发布《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深入推进证券期货标准建设。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基础数据标准和监管数据标准制定,研究构建资本市场数据标准体系,提升证券期货业数据治理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以标准化引领金融业数字生态建设方面,《规划》提出,坚持金融业务与非金融业务严格隔离,厘清科技服务与金融业务边界,防范借科技名义违法违规从事金融业务。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标准研制。综合考量安全可信基础设施、发行系统与存储系统、登记中心、支付交易通信模块、终端应用等,探索建立完善法定数字货币基础架构标准。研究制定法定数字货币信息安全标准,保障流通过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