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范局》法德两国元首分别访问莫斯科与华盛顿,是一次考虑周全而行事慎密的欧陆外交展示,是英国脱欧后,法德「双火车头」合作主理欧洲事务的里程碑。
法国作为欧盟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目前又是欧盟轮值主席国,总统马克龙访俄在国际政治地位上可谓「门当户对」,代表欧盟与俄方交涉亦是顺理成章;而德国作为二战战败国,不仅目前仍有美军进驻,而且坚守反战原则,由该国新任总理肖尔茨前往白宫,既可表达欧盟不愿乌克兰危机升级的立场,又不至于与拜登政府划破脸。
*法德携手外交极具章法*
假若作出完全相反的安排,由马克龙访美而肖尔茨访俄,则前者会因为美国去年抢走澳洲潜艇订单等问题,必须由始至终采取较为强硬的立场,从而难以在美俄两强之间谋取平衡;后者亦因为德俄在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上的合作,而有瓜田李下之嫌。是以此次法德携手外交极具章法,绝不像欧美媒体图一时之快的文宣渲染。
这边厢马克龙访问克里姆林宫,在会前对外公开的采访环节,他与东道主普京总统分坐一张长长的椭圆形桌两端,有评论指两人坐得这么远,能谈得出甚么名堂?先不说闭门之后他们会不会坐得近一些,当然也可能只是播段交响乐,饮杯伏特加……但普京与拜登总统此时的距离,又何止十万八千里?
*克宫为马克龙敞开大门*
克里姆林宫为马克龙敞开大门,无论他和主人家坐得有多远,都是欧洲人在讨论欧洲问题,彼此心照不宣,不关域外国家的事。马克龙在启程访俄之前,甚至明确表示普京无意入侵乌克兰,而是尝试与北约及欧盟厘清规则。这无疑是否定了美国有关「俄罗斯入侵在即」的说法,同时暗示了紧张局势是北约东扩造成。
马克龙同时不失时机提出欧洲独立自主的法国一贯立场,呼吁欧洲尽快建立新的秩序,并指他与普京都有责任为欧洲安全问题建立「历史性解决方案」。不难猜测,马克龙的欧洲新安全秩序就是建立欧洲军,淡化北约角色,以欧洲的视界建立新的安全架构。他的言论无异于在处理今次危机过程中,对拜登政府摆了个「黑脸」。
*肖尔茨拒为白宫开绿灯*
那边厢,德国总理肖尔茨到访白宫演起了「白脸」,矢言与美国团结应对。然而美国朝野及其东欧反俄盟国现下也都知道此君「也不是省油的灯」。例如早前美国鼓动盟国军援乌克兰,德国居然只送了5000顶头盔,而且还以反战为由禁止北约盟国向乌克兰提供德制武器。因此白宫也没给肖尔茨好面色,拜登总统在联合记者会上甚至语带威胁称: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北溪2号「将不再存在,我们将令它终结」。
拜登此番言论已算是当著肖尔茨的面僭越了德国主权,当记者问他在没有德国帮助下,有何办法令北溪2号消失时,他说:「我向你保证,我们自有办法。」虽然两人此刻距离很近,且有白宫壁炉的熊熊火焰取暖,但寒意恐怕仍会袭上肖尔茨的背脊。
面对白宫主人和美国记者的轮番表态和发问,他在搭上回国的客机前,始终对「北溪2号」4个字避而不提。简而言之,作为德国「交通灯内阁」的首脑,他没有为美国未来可能对「北溪2号」采取的行动开绿灯。
*没有哪棵树可以毁掉整个森林*
对于乌克兰危机的斡旋工作下一步将回到欧陆大国手中。法、德、俄、乌四国将于柏林举行高层会议,为元首峰会做准备。普京为此已经向马克龙表示不会令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而乌国总统泽连斯基亦同意循诺曼第模式和2014年《明斯克协议》化解与俄方的分歧,并直指美国为自身利益而过度渲染危机。
加入北约仍会是乌克兰的重要安全策略,但泽连斯基亦已看到美国推动北约东扩的心有馀而力不足。虽然当今国际秩序仍存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然而柏林四方会议的召开,揭示现在已经没有哪棵树有能力毁掉整个森林。